“那番兵虽然已经逼近了南门关关隘,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了。但是,我们的将士不出战,南门关素来易守难攻,非常坚固,他们也不敢冒失攻取,现在处于双方僵持阶段,番兵想打,打不下来,我方兵少,经不起打,逢打必然吃亏。”指挥使说道。
“也就是说,我军并没有和番兵交锋?没打过一次仗?”唐律问道。
“不是没有出战,是番兵根本就没来打,他们来到南门关,就在外数十里地安营扎寨了。”指挥使说道。
“他们番兵跋山涉水攻击内地,战线拉长了,粮草必然先行,粮草如果没了,他们必然会乱作一团,乘虚而入,攻其不备,就能打赢这场战争。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说,现在我们军中缺乏粮草,没有水米,要先解决这个问题,等解决了这个吃饭问题,就不会害怕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去找粮草,向各个郡县发文求助,当然,本府也会命令各个郡县竭尽所能,至少提供柴火十万担给南门关,立即准备妥当,立即驰援南门关。如果城内百姓得到了柴火,也就不会惶恐不安了,那么,我军就不必过于担心了。然后,就随机应变,见风使舵,相机而动,抓住机会,等到番兵疲劳不堪疏于防范的时候,就可以出兵攻击他们,必然势如破竹,一气呵成,那么,就能大获全胜了。”唐律说道。
“大人的意见不错,我看可行,但是,天子有命在先,如果不遵旨而行,耽误了大事,将来被朝廷知道了,是不是要追究责任到大人头上了?”指挥使说道。
“这个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概意思就是要随机应变,机会难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灵活处置,不能刻舟求剑,固执不变。如果现在就捧着银玺前往求和,肯定会自讨没趣,如果冒失前往,风险很大,对方正在不可一世的时候,血气方刚,不服气。那就先让对方消消气再说。人在盛怒之下,会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本府总不会伸着脖子让对方来砍吧?”唐律说道。
“说的也是。大人高见!”指挥使说道。
“他们的国王陈明珠,心怀不轨,已经很长时间了,早就觊觎中原。今天冒冒失失地而来,看样子有些冲动,实际已经准备了很久,这个时候,他肯定派出了精锐先锋,要一战就定乾坤,想要快速得胜。锋芒毕露,势不可挡。如果我们这个时候,就去求和,向对方示弱,恐怕对方不仅不答应,还会斩杀来使,因为对方正在骄傲,正在高峰,骄傲得很,不以为然,等到拖了一段时间,他们慢慢失去了锋芒,粮食没了,草料吃完了,没有了吃的,再强大的狮子也会抓狂的,这个时候,如果攻打番兵,他们一定难以招架,不能持久对抗,就想回家了,打不赢,耗在这里等死,他们可不干。如果番兵撤退,那么,我军就出战追击,我军乘虚袭击番兵后队,一定会大获全胜。我军胜利凯旋,然后再去抚恤对方,加以圣上的恩典,敕银玺进行安抚。那么,番兵必然会向我军投降了。这个方法有两个好处,一个好处是可以保全我军实力,保护我军将士不伤亡,第二个好处是恩威并济,让对方看出我们的诚意,追求和平,和睦共处。人都有良心,不会自己去想吗?这个时候,正是将军立功之时,不要错过,请将军三思而后行。”唐律说道。
“大人所说极是,英雄所见略同,看来,这条计策,正是破敌立功之妙计,我看可行,真的可行。指挥使说道。”
于是,唐律和指挥使都驻在南宁城之内。指挥使就下令飞书传到附近的各个郡县各营将佐,都调遣精兵强将到南门关听令。
这边安排下去暂且不提,再说番兵将领元胡,已经率领了五万将士抵达南门关。
只听得一声炮响,将士们就像蚂蚁包围了一只菜青虫那样,将南门关团团围住,水泄不通,只希望他们出城迎战,速战速决,谁知道热脸对了个冷屁股,热情似火却遇到一盆冰水从头上泻下来,让人感冒都是好的,一连数十日,眼看半月过去,一月过去,均不见动静,对方可是真的沉得住气。
这仗怎么打?元胡心里产生疑虑,是不是一个圈套呢?他就派出了探子,去看看究竟,到底对方在玩什么阴谋诡计。
那探子混到了南门关,到处看了之后,就出来给元胡报告关内的情况。元胡听了,大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