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承治从小到大锦衣玉食,吃穿用度不愁,只因谢二奶奶勾结马家父子把他一家撵出家门,害得他也曾在省城流落街头当过扒手,要不是……。
谢承治看着眼前这些饥民,脑海中浮现出自己青年时期在省城过的那些苦难日子,禁不住想起谢传伟指使强娃子在金溪坝对他的打劫,还有他家与谢传伟一家由来已久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
一个歹毒的计谋涌上谢承治的脑海,他横下心来,对汪炎培说道:“汪公,我有一个办法,虽说不能全部解决问题,但至少也可解燃眉之急。”
“说来听听!”汪炎培急不可耐地催促他。
“我有一个本家侄儿,住在离此不远的金溪坝,家有良田万顷,金银无数,那里山高土凉,又不容易受到旱灾的影响,这几年收成也不错。”
谢承治不紧不慢地侃侃而谈:“他一贯乐善好施,红军来时,他曾捐献过一万石粮食,如果汪公不辞辛苦,亲自登门求救,想必他无论如何也要捐献一些粮食和钱物出来呀!”
“我们咋个没有想到那个地方和那个财主呢?”
说者有意,听者更加留心,谢承治的话一出口,站在旁边看热闹的一个饥民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其余的几十个饥民猛然醒悟过来,他们一窝蜂地扭头向金溪坝方向跑去。
顷刻间,围观的饥民都跑得无影无踪了。
汪炎培只顾得听谢承治说话,没有留意饥民的去向。
他听到谢承治说到金溪坝有人能够捐献粮食,高兴地回答谢承治:“什么辛苦不辛苦的,既然有这等好事,我们马上出发,前往你侄儿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