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煤油够普通人家用一个月半个月的,可是加到汽灯里面最多也就够用三四天的。
更何况万一纱罩坏了,还得再换新的纱罩,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普通人家一般也不大舍得拿这个当成照明工具。
不过耗油的问题自然是无所谓,本身用的时候也不算特别多。
毕竟相对煤油的价格,还是保护视力健康更重要。
买完汽灯,他又买了一桶二十斤装的灯油。
后面进入票证时代,煤油回头趁着没进票证时代,多存一点就是了。
而且越往后,供电保障越好,停电时间也越少。
而且停电的时候,自己也未必还要看书什么的。
这灯的用途也必然越来越小。
虽然这年代的纱罩是硝酸钍溶液浸泡的,有放射性。
不过只要不长期接触,甚至吸入呼吸道问题不大。
自己还有静止空间能够存放,就更不用在意了。
带着东西出门,照例找地方,全收进空间。
这次他也算真的别无所求,这已经够他很久了。
从空间取出地图研究了一下,穿过几条胡同,转到地安门东皇城根一路向西。
一直骑到地安门西皇城根和皇城根路口停下来,开始沿着皇城根向南一条条胡同打听过去。
让李想国很无奈的是,路上遇见的不管年纪大小的男人警惕性都挺高的。
不少人听他打听张宗昌的老宅,往往都是一脸不善,上下审视打量一番,确认这就是个小孩子才作罢。
大多也只冷漠地说一声“不知道”,就扭头不去看他。
甚至不少人话也不肯多听,直接摆摆手打断让他走人。
他也不由得想起上辈子知乎上面很常见的一个问题“某某地方的人怎么样?”
让他回答,他也只能说:先看当地近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历史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