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娘娘说,如果公子对定国寺内发生的事放心不下,执意要查出个眉目来的话,不妨在泉永身上多下些功夫,也许会有所收获的。"春草望望房外,压低声音说道。
“泉永?娘娘怎会知道他和定国寺有关联的?”莫小丰敏感地问道。
春草摇头说道:“公子只管照娘娘的话去做好了,别的事不必多问。"
莫小丰料想自己再问下去,春草也不会说出实情,遂转怒为喜,拱手道:“多谢姐姐指点迷津,请姐姐回宫禀告娘娘,定国寺一案但能查有所获,我会及时入宫向她当面禀报的。"
春草来时已留意到莫小丰屏退了护卫人等,做事还是相当细致,周全的,便省去了要他不要对外人提起自己来过的话,只说一旦得到有关贺浑伤情的最新消息,务必派人入宫告知皇后,随后就告辞离开了。
春草走后,莫小丰回味着皇后命她传达给自己的那些话,渐渐地,似乎从中领悟出了姐姐的良苦用心,不禁仰面长长地叹了口气。
从贺崇离京的第三天起,在邺都实际的政务中枢一一大将军府内坐堂听禀的便完全更换了三副新面孔:受大将军贺崇所托,暂时主持朝务的太原公贺嵩,新晋的宗室首望,中书监,高阳王源斌以及新任尚书右丞的杨遵。
在这三人当中,若论官职,爵位,本应以高阳王源斌为首,可是这位堂堂的皇室宗亲却好像只带了两扇耳朵来,无论哪个衙署前来回事请断,他一概推给其它两位,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俨然摆出一副陪太子读书的姿态。
莫小丰虽然是三人当中实际的首脑,但一则缺乏实际处置政务的经验,二则碍于自身正式的职衔属于地方官,因此凡事都要征询杨遵的意见。这么一来,出身士门,又是新任尚书右丞的杨遵便代替入宫履职的崔季舒,成为了实际听断朝务的关键人物。
一连七八天下来,各曹寺衙署前来呈报请断的都是些日常庶务,在外各道州县也无紧急军情发回京中,朝务运行还算得平稳,顺畅。
可是与此同时,关于贺浑已死于箭伤的流言却通过各种途径传进了莫小丰的耳中,不能不引起他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