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常德“风尘仆仆”一进入帅帐里,便双膝跪下,不敢靠近,皆因庞世元的威势太盛,平常根本无法得见,若不是此次东渡作战,战机要紧,也不会勒令他一个小小部使将官单独报告军情。
“到底发生何事?”
“禀报侯爷,卑职一路往东,经过杏山附近,突遇两股敌军残部伏兵,不过‘火凤军’的战斗力不及我冀岭雄兵,卑职轻松便打发了他们,只是到了山路中段,有十数座‘粮瓮’处,‘火凤军’似是布下重兵埋伏,又以精锐轻骑袭扰,这天色太暗,无法觉察,卑职恐有失算,特来报信。”
“嗯,行军谨慎一些是好的,大军明日进发,需得多久到达那处地方?”
“若是以‘飞虎军’骑行突进,不过两个时辰。”
“好,你先去休息,等明日天光,便由你带路,让卫指挥荡平伏兵,随后再行东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庞世元也未在意,“火凤军”实在败的太快,他的大军一路长驱直入,仿若无人之地,若是再没有一些抵抗,他都要怀疑这是不是官家做下的一个陷阱了。
庞世元年愈五十,乃是庞氏嫡子,既是家主,又继承了勋爵之位,但是他的武学天赋不佳,靠着一些天材地宝和名师教导,也只是到了先天后期,这个年纪也算是“年富力强”,好在他内政和兵略上能力不弱,西川冀岭在他几十年的经营下,也算是“丰衣足食”、“固若金汤”。
这一次带领“银翼飞虎旗”军以“勤王”之名东进皇都,实则有着一些自身的无奈,随着吕常德离开,庞世元便让亲兵拿着随身令牌去找“卫子旭”来帅帐议事。
这两人一个是侯爵,一个是伯爵,祖上便是世交,百多年来互有姻亲,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他身边最能信任的人之一。
以“庞世元”为核心的地方宗亲势力,虽然在西川冀岭根深蒂固,但在朝廷官阶排序上并不显赫,“庞世元”自己也只是一个“冀川侯”,并没有完全继承祖上的全部勋爵,而他父亲也才挂了一个二品的“冀洲经略使”。
以至于此次“勤王大军”,他只能以“冀川侯”的身份挂三品的“卫军统帅”,而“卫军统帅”之下,按照大乾王朝的军制,只能配给三个“统军指挥使”,他这次情况紧急,便带出来一个“统军指挥使”,便是“陵山伯·卫子旭”。
“银翼飞虎旗”军虽然早就超标配编,但是官职上却无法超标,以至于每个统军指挥使统率的都足有两万余人的兵力,这可是真正的能战之兵,算是辎重、后勤等人,足有五万人,超标达五倍之多,若说知晓这些事情的朝廷不担心,那纯粹是李玉在安慰自己。
虽然“冀洲川岭”的军力绝不止这些,顶多只能算得上四分之一,但冀洲多山,行动不便,大部分兵力也要用于“冀洲”防卫,能将“卫子旭”一军带出来,已经是顶住了不小的压力。
经过通传,卫子旭很快便来到帅帐,庞世元也不见外,令亲兵取来热食,与他席地而坐,以茶代酒,与他边吃边聊。
卫子旭的武学天赋稍胜庞世元一筹,达到了三昧境中期,所以明明两人年纪相仿,但是卫子旭就显得更加硬朗、年轻一些,而且他有个小女儿在江湖中地位不小,很是帮忙介绍了许多无法入仕的勋贵子侄进入名门大派中学艺。
学够了本事,就算无法通过朝廷颁布正式官职的任命,便只是在军中做一个小小的“八品军曹”,也是同样能够为家族事业出力的。
“已经进入夏季了,再有一个月的时间,便是雨季,到时候江水上涨,‘御江关’便是最危险的时候,能够在这个关键时候拿下此关,兵逼皇都,侯爷选的时机非常关键啊。”
庞世元简单向卫子旭说了一下吕常德禀报的军情,卫子旭也未在意,随口应了明日突进的军令,想来在战事方面,官家在皇都中最为倚重的无非是“禁军”和“卫军”两大防卫力量,如今局势,皇都已经危如累卵,几乎无人可用。
根据内线来报,其中“禁军”已经被“天邪教众”几乎抹除,可谓十不存一,而名义上拱卫京都的“四大卫军”,势力最庞大的就是他们这支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