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125集《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5396 字 3天前

戊二、别释六根功德 分六:己一、眼根功德;己二、耳根功德;己三、鼻根功德;己四、舌根功德;己五、身根功德;己六、意根功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九十八面,我们看戊二的“别释六根功德”。

这一科是讲到“法师功德品”。什么叫法师功德呢?我们前面讲到,初心菩萨在修学《法华经》,首先要建立一种理观的基础。什么叫理观的基础呢?就是一念的随喜。你听闻《法华经》以后,你内心能够对一心真如的功德产生随顺、欢喜,表示你已经信解甚至于产生观照的力量。这个是《法华经》的基本功。如果你听完《法华经》什么感觉都没有,那就是你这个善根没有建立起来,那你今生叫做结缘。所以,这个“法师功德品”的基本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你听闻《法华经》以后你要有随喜的力量出现,表示你的内善根成就,表示你有资格在今生开始修学《法华经》了。

那么内善根成就以后接下来做什么事呢?用事修来帮助你。就是修这个五种法师——受持、读、诵、解说、书写,随修一法都可以。你每天去读诵它,或者去书写它,或者是为人演说,都可以。这个五种法门的熏修,加上理观加事修,慢慢慢慢地,在你趋向法身的功德之前会有一个很重要的阶位,叫做六根清净位。这个时候还没有证得法身,但是已经脱离了凡夫的身,所以这个时候就是有功德出现了。

前面的名字位、观行位,我们在理观的时候、事修的时候,没有明显的功德出现。就是你看起来还是一样的凡夫,该吃饭还吃饭,该睡觉还睡觉,该打坐还打坐。但是到了六根清净位,你的六根产生明显的差别了。虽然未证法身,但是功德已成,就是“法师功德品”。法师是因地,六根的功德是果地,因果双举,所以叫做“法师功德品”。

这个六根我们解释一下,我们进入六根清净之前先解释六根。其实,六根的作用是由心性来主导的。就像一个房子,你中间的光明,你心中的光明才会影响到六个窗户。所以,当我们凡夫在操作六根的时候,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

其实是我们的心出了问题了。我们凡夫的心,本来清净、本来具足的一念心性,当我们一念妄动的时候,就是一念迷,叫做全真成妄,就是一念心性变成了攀缘心了,全部变成攀缘心了。好了,六根的本体是攀缘,所以它投射在六根的功能,也是一种攀缘的作用。所以,我们眼根在攀缘色尘的时候,就产生了取相分别。你看有些人特别喜欢某一种影像,特别讨厌某一种影像。或者我们的舌根,你可能过去生在生命经验当中吃过一个甜美的蛋糕,而当时的因缘具足之下你产生快乐。其实你的快乐跟这个蛋糕没有直接关系,那是因为你有福报。诸位!蛋糕是一个助缘。你要是没有福报,你不要说吃蛋糕,一杯水你都喝不下去。但是我们产生错觉,我们认为说蛋糕给我快乐,我们不认为是我心中的善业创造快乐给我。我们一般人是心外求法的。

那么,你既然认为蛋糕会给你快乐,你就会把这个蛋糕的影像给取住,把这个甜的滋味取住,然后用这种的名言去赞美它。这一次的经验以后,你产生这种感觉的记忆,生生世世,你遇到甜的东西就特别地执着。你看有些人喜欢吃辣,他可能在某一次的生命当中吃了一个辣,可能消除他心中的寒气。那也是一种众缘和合之下,它对你产生的效果,当然也是你的福报力。但是你执着辣的地方太严重以后,你的舌根就被辣相所束缚了。

所以,诸位!我们在流转当中,六根累积太多的垃圾,就是记忆太多的影像,就把自己的六根自我封闭,就产生了个人的十八界。就是我们自己的六根去攀缘自己喜欢的六尘,而创造自己内心的意识形态,六识,然后就根、尘、识,自己在自己的小圈圈就走不出来了。这第一个问题,就是攀缘心创造了我们狭隘的人生,狭隘的六根。

这个还不是重点,更可怕的是,当我们六根累积了太多的影像以后,就产生了爱憎取舍,我们会喜欢什么东西,会讨厌什么东西。而这个对立心正是烦恼的根本。因为你贪爱的东西出现,你产生贪;你讨厌的东西出现,你产生瞋。烦恼出现,它绝对不会静态的,它慢慢积累,就会引导你的身口去造业,就创造了烦恼跟罪业,所以变成了轮回的根本。为什么说六根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是这样来的。

但是,我们平心静气来看六根,这个错不在六根,它是被你的攀缘心带动的。就是说,你这个内在的光明有问题,投影在外面的窗户的光明自然就有问题。但是二乘人不了解这个道理,二乘人他修行,他直接把六根给关掉。二乘人,他观你这个六根,眼睛到处看,耳朵到处听,那么你积累太多业力,就使令我一次一次地轮回。那怎么办呢?修无常观,来观察六根是无常故苦,苦即无我。那么这样子一观进去,就把六根的功能给停下来,就是关闭六根。关闭六根以后,的确,你没有生死轮回,但是你也没有六根的作用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位!诸佛菩萨度化众生,那可是要依靠六根的。观世音菩萨凭什么寻声救苦?他就是有不思议耳根。阿弥陀佛为什么跟你感应道交?他是有不思议的意根,“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诸佛菩萨没有六根,他怎么跟众生互动呢?

所以,阿罗汉的盲点就是,他没有从生命的根本下手,而是从生命的枝末,就是把六根给关闭了。所以生死轮回消灭了,但是法身的功德也停掉了,停止了,叫做偏空涅盘。这非常可惜。

那么,《法华经》这种大乘思想是怎么解决六根的这些垃圾?它很简单,擒贼必先擒王,找到问题的根源。六根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是谁把它带坏的?就是你的攀缘心。所以它解决我们内心当中的那个迷惑、颠倒的攀缘心。

怎么办呢?内观真如。

我们常常讲,我们面对黑暗,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光明打开。所以他就是理观,内观真如,“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就是不断地观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不断地去唤醒我们真如的力量,把它唤醒过来,把它激活。从名字位的信解观照,到观行位,最后配合读诵《法华经》,理观事修,最后一念的相应,终于,心中的太阳出现了,攀缘心被调伏了,真如的本性相似地相应,相似,这叫相似即佛。这个时候,你六根过去人生的记忆的影像全部脱落。

所以,你人生到了六根清净位以后,虽然未证法身,但是你的生命彻底改变了。因为你已经没有个性了,你自我——过去生累积的眼根的记忆、耳根的记忆、舌根的记忆全部脱落,进入一种六根清净的状态。

那么,六根清净到底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法师功德品”就介绍,这个功能就是所谓的周遍性、圆融性。

第一个,周遍十法界。你的眼根可以跟十法界的众生相应,你的耳根可以听到十法界的声音,乃至于你的意根可以跟十方诸佛感应道交。这个讲周遍性。

第二个,圆融性。你的六根可以互相地通用,这个就是六根已经恢复它原来的功能。因为你的内心,从攀缘心回归到真如的心,一念心性了,所以六根自然也就恢复了。

己一、眼根功德 分二:庚一、长行;庚二、重颂

我们看眼根的功德。当眼根恢复清净的时候,它会有什么样的功能德用?

庚一、长行

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 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

“是善男子、善女人”,这个指的是谁啊?就是前面的,听闻《法华经》而产生一念随喜的理观的这个内因力,然后开始配合修学《法华经》的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五种法门,理观、事修的这个人。那么这种人在未来的生命当中,当得“清净肉眼”。

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清净肉眼,肉眼怎么就清净了?

第一个,解释肉眼。六根清净位,其实未证法身,所以他还是业报身。你没有成就法身,那你就是父母所生的业报身,你还不能够怎么样?乘愿再来。不能乘愿再来,所以你还是业报身。那么这个业报身为什么清净呢?虽然是业报身,但是内心的清净功德已经成就,因为他的真如本性已经是相似即真如。所以,内心功德已成,但是六根的业报未转,这个时候刚好是介于生死凡夫跟诸佛法身的中间的一个转捩点,叫做清净肉眼。就像黎明之初,太阳没有出现,但是你往东方看去,已经有亮白之相,这个就是清净肉眼。

那么清净肉眼,它能够产生什么作用呢?

看它依报的作用。他能够见于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内外。三千世界之内当然就是三界的六道轮回,三界以外那就是四圣法界。他能够看到内外所有的高山、树林、江河、大海,乃至于下方的阿鼻地狱,上方到有顶。有顶就是色界的最高天,就是色究竟天。因为无色界没有身相,所以他最高看到色界的最高天。这是看到依报。

再看正报。他也能够见到三千大千世界六道一切众生,他的业因、业缘、业果、业报。所以这个六根清净的力量,他能够看到这个人投胎了;看到还不算什么,他还知道这个人是怎么投胎,他过去造了什么业,他在今生当中习惯性会造什么业。他过去的业因,他今生的思想跟行为会什么样。他也可以预测他来生会怎么样。就是前生的业因,今生的业缘跟未来的果报。除非他学佛,否则他是可以掌握他的过去、现在、未来,“悉见悉知”。

所以他这个眼根基本上有意根的知,他眼根跟那个意根的结合。也就是说,这个眼根,叫做清净肉眼。清净肉眼就是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它超越了禅定跟神通。因为禅定神通,他只能够见,不能知。你看有禅定的人,他知道你这个人做了什么事,变成什么果报,但他不知道原因是怎么回事,他不知道你过去的业因。他只知道你今生可能会遇到什么事,会有什么灾难,但是他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个灾难,他不知道。这就是禅定神通,能见不能知。但是成就清净肉眼的这个菩萨,他能见亦能知。因为他在禅定当中,他有智慧,他有观慧,他有六根清净的观慧,所以他超越禅定神通。这第一个特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个,他不及法身的妙用。毕竟他只是相似即佛,他还没有分证即佛,所以他这个六根的功能只能够自受用。比方说他这个眼根,看到某一个众生在受苦,他也知道他为什么受苦,他也知道他有没有善根,他都知道,但是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要是法身的六根,比如观世音菩萨,那叫一个寻声救苦,他不但能够见,能够知,他还能够采取实际的行动,跟众生感应道交。所以这个相似即佛的六根,他只能自受用。他如果要去利他,他还得要再往上走一个阶位,到分证即佛,要法身现前,那才能够普门示现。所以他不及法身的妙用,他只能够自受用,这是差别。

也就是说,这个六根清净的眼根,基本上就是六根业报未转,但是清净功德已成。所以经典给它四个字,叫做清净肉眼。是这么一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