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第123集《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5053 字 3天前

小主,

我们就不要用第一个来比了,就用第五十个人来比好了。这个第五十个人,听到第四十九人告诉他《法华经》的一佛乘思想以后,他也产生一念随喜。那么,这个大施主的功德与这第五十人的功德相比,“乃至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就是这个大施主的功德根本就赶不上这个第五十个人。

阿逸多!这个辗转听闻的第五十个人,由于辗转听闻《法华经》而产生一念的随喜,尚且功德是无量无边,就这个人是法味最薄、功德最弱的第五十个人,何况是在法会当中最初听闻而生一念随喜。这个人法味最浓、受益最大,那么这个功德就更加的超越前面的大施主,无量无边阿僧只不可得比了。

蕅益大师对这段经文,他讲一个开示说,为什么一念随喜能够超越这么广大的布施呢?他说:“充此一念,必当尽虚空界,尽未来时,普度一切皆令成佛,最后功德不离最初一念故也。”他说你不要小看一念随喜。这个一念就是很短暂,他在内心的黑暗当中,无量的黑暗当中,出现的人生第一道光明,这才知道:哦,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原来打这么多妄想是白打了!因为这个妄想都是暂时的,因为你本质是清净的,总有一天这个妄想会消失的,就达妄本空。所以你一念跟真实的心相应的时候,你未来就可能去跟法身相应。因为一念心性,清净心,你不断地观照它,它最后就变成法身了。心性是因,法身是果。成就法身以后,你尽未来际就可以去广度众生,使令一切众生皆能成佛。

那你想想看,你未来可以教化一切众生、使令一切众生成佛功德大,还是你前面的那个布施功德大?那么你未来成就这个广大的功德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你刚开始听《法华经》,最初的一念开始成就的。这个就是约着你未来的潜力来说的。所以蕅益大师说,你一念随喜就包括了念念信解、念念观照、念念随喜。这个就是大乘善根的成就。

有关这一点,我们看附表第五十九面,附表第四十二的“真妄两种熏习”,来解释这个一念随喜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功德。我们从真妄的熏习来说明这个道理。

我们先解释这个“熏习”的意思。什么叫内心的熏习呢?举一个譬喻,说世间的衣服,这个衣服本来是没有味道,它也没有香气,也没有臭气。但如果你用香在衣服的旁边不断地熏习衣服,欸,这个衣服就有香气了。也就是说,一种功能会去影响到另外一种功能。

这句话是讲什么意思呢?众生的内心亦复如是。我们内心,一个人会成善成恶,它不是一天造成的,就是它产生了熏习。这个人如果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他的本质是一心真如,一心真如本来清净、本来具足,那这个人怎么会有贪瞋痴烦恼呢?因为他最初就是动了一念的无明妄想,而这个无明妄想势力强大的缘故,就熏习我们这一念清净心,不思议熏,不思议变,就产生贪瞋痴的烦恼。

诸位!一个恶人,一个大恶人,他不是一天养成的;一个大善人,他也不是一天养成。就是说,他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受到朋友的误导,或者接受邪见,产生第一念。这个念没有消除,他去造一个业。造了业以后,就是种子起现行了,然后他没忏悔,他一直造、一直造、一直造,种子起现行,他越造越变成习惯了,变成他的个性了。就是,欸,这个是我的个性,改不了。其实你的个性就是从最初的一直熏习,熏习而来的,都是虚妄相。但他自己认为改不了,那就真的改不了。所以,这种熏习就是,什么东西都不是一天造成的。长时间的积累,就造成了有些人贪欲重,有些人瞋恚重,有些人愚痴重。简单地说就是“无明熏习故”。这些烦恼是怎么来的?就是从清净心不断地熏习,就产生贪瞋痴的杂染相出来了。

那怎么办呢?

“无明染法,实无净业。”当我们变成无明所主导的时候,我们一般人的行为是被性格主导。你是什么性格,你就容易造什么业。也没有人把所有的杀盗淫妄全部做光吧?有些人偏重杀生,有些人偏重偷盗,有些人偏重邪淫,各式各样。所以这个无明染法基本上是没有清净业的。

但是,如果他去学《法华经》呢?他去读诵《法华经》呢?这个时候,在无明妄想当中,他启动了真如门而产生一种逆向的熏习。我们前面讲过,真能破妄。妄想再怎么大,是因为你攀缘它,你执着它,它才有力量。因为它本来就是外来的东西,因缘所生法,所以你一旦内观真如,知道你的本性是清净、具足的时候,这样子就产生一种破妄显真的功能,就逆转了。

为什么古人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诸位!六道众生是怎么产生的?是在梦中才会出现。就是一个人,因为你颠倒了,攀缘了,你才会出现六道果报。就是说,我们跟诸佛同一个心性,我们怎么就六道轮回,佛陀怎么就受用法身的功德,这怎么回事呢?因为我们做梦,他是觉醒的。我们因为妄想的熏习,所以就自己产生了六道轮回。但是你要回光返照,欸,你的六道轮回就没有了。所以,有一天你成佛以后,你会说,欸,那上一辈子的、我无量劫的六道轮回,跑哪里去呢?就跟做梦一样。你醒来的时候,你说,那我昨天做梦的时候,我遇到很多人事,那现在梦境跑哪里去了?答案只有一个:觅之了不可得!就“觉后空空无大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整个生命就是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无明势力强大,无明熏真如,那你就产生六道轮回;那你一回光返照,真如开始启动,真如熏无明,就是大般涅盘。生命只有这两种情况。

这样子讲,这个一念随喜的功德就显现出来了。就是世间上有三种人:

第一种,就是标准的生死凡夫了。他呢,他也不学《法华经》。不学《法华经》,他整天只能够跟着妄想走,他把妄想当作自我。这种人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了,这个六道轮回的轮回就看不到底部了,就这个人轮回就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了,没有人知道,他自己也不知道。这第一种,就是标准的生死凡夫。

第二个,靠事修的。他就是不断地修学法门,念佛、持咒、拜忏。但是这种来自于外力的摄受,只能暂时调伏。暂时调伏就是说,你今生在的时候你受了菩萨戒,所以你不敢造业。你不敢造业并不是因为你自己有防非止恶,不是。你是思惟我造了业以后我堕落三恶道,我造了业以后违背我的誓愿,违背我的戒体,所以不敢造恶。而不敢造恶它的力量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外在的戒体的摄受。那这样有个问题,我们前面说过,你内心的功德只要是外来的,都是暂时借的。你来生来的时候,你万一没有再受菩萨戒呢?你来生来的时候,万一你没有遇到佛法呢?你上辈子的正念都是向外面借来的,等到你来生没有遇到佛法、没受菩萨戒的时候,你那种调伏的功能全部丧失掉。而你又加上福报大,那很可能就开始放逸了,就很可能落入印光大师说的三世怨。为什么?因为你自己没有产生一种内心的调伏,你所有的正念都来自于外力给你的摄受。这个是非常危险。就是这个人一路走事修路线的。

那一念随喜为什么殊胜呢?因为它是第一次发自内心的一种观照跟调伏。而这种功能,记住!它不借外境的,只能内善根。虽然它只是一瞬间,但是有这一瞬间,就有第二瞬间,因为真如是不可破坏的。诸位!光明出现以后,我们没有听说黑暗会破坏光明。所以,光明,你只要累积一分,它就有两分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菩萨戒说,你一个人成就大乘种性就是成就菩萨戒体。真正的戒体,尤其《梵网经》的戒体,它是透过理观,“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而产生的一种防非止恶。

而这种防非止恶是怎么回事呢?“虽造恶业,速疾能悔;若堕恶趣,终不久留。”这才是真正的功力。就是说,这个人他即便生长在没有佛出世的地方,即便生长在非洲没有佛法的地方,他内心就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就是有人带他去造恶,他可能很多朋友,他随顺他们,但是他一旦造恶以后,“虽造恶业,速疾能悔”,他自己会产生惭愧心。你问他为什么,他说不出来,因为他没有接受佛法。但是他那种防非止恶的功能,是因为他因地修理观,这种理观不是借来的,所以他在因地造业的时候,“速疾能悔”。这个人万一堕落到恶道,他很快弹出来,他就有这种力量,一种大乘善根成就。而这种善根怎么成就呢?最初就是从一念随喜开始的,从信解、观照,慢慢慢慢地让光明扩大。

这就是为什么蕅益大师讲,充此一念,最后就是不可思议。因为你所有的功德就是从你听闻《法华经》回光返照,从这一念开始,你的人生产生根本上的改变,是这样来的。

壬二、听法劝 人功德 分四:癸一、自往听法;癸二、分座与人;癸三、劝往听经;癸四、具听修行

我们看壬二的“听法劝人功德”。

一念随喜有深有浅。前面是深位的,就是观行位的,所谓的“随喜转教”;这以下就是属于浅位的,就是我们这种名字位的。名字位的随喜当然理观薄弱,只能产生外随喜,外在的随喜,就是对《法华经》的信解、好乐,去听法或者劝人听法这样的一种事修。这样也不错,这跟《法华经》结下非常殊胜的善缘。这地方有四段。

癸一、自往听法

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往诣僧坊,若坐若立,须臾听受,缘是功德,转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马、车乘, 珍宝辇舆,及乘天宫。

佛陀又告诉弥勒菩萨说:假设有一个人,他心中好乐学习《法华经》,他是一种好乐心学习去的,那么就主动地到这个寺庙,或者到讲堂中。到了讲堂,可能有位置坐,也可能没有位置坐,就是暂时站立。总而言之,他是“须臾听受”,就是乃至于短暂的听闻,他可能听了一堂课,也可能听了五堂课,也可能听了十堂课,也可能听了全部,用最小的单位就是“须臾听受”。

那么这种“须臾听受”以后,就是因为这样的闻法信解的功德,他来生就有三品的情况:下品的,“得好上妙象、马、车乘”,就生长在富贵家了。以前只有富贵家才能够有这种象马车乘,一般人都是走路的。中品的,就是有这个“珍宝辇舆”,这个更高贵的马车,就是生长在王族、王家,这中品的。那上品的就转生到天宫去了,乘欲界诸天的宫殿,这个宫殿是可以带人飞走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自往听法,它的重点在于“须臾听受”。须臾听受,它怎么就能够分成三品呢?古德说,有两个判定标准:

第一个,听闻妙法之广略。就是,你怎么知道他是上品或中品或下品?就他听《法华经》的时间的长短。你听了一堂课,他听了五堂课,这个人听了全部。就是他是听了迹门,还是连本门都听,就他听闻的《法华经》的广略的差别。这第一个。

第二个,他领受法义的浅深。你听了以后,你吸收多少。你对这个迹门的佛陀的智慧,怎么修一心三观,对于本门的佛陀的功德,这种法身常住,你体悟有多少。还有因跟果之间,一心三观跟法身常住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你这个领受法义的浅深。

这两个加起来,就是决定你的品位了。你听闻妙法的广略、领受法义的浅深,这个判定标准是通于前面的,后面的一二三都是,都是这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