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五种法门是一个事修,由事修而帮助一心三观的理观,由理观又产生另外一个事修,那另外一个事修就是六度万行了。就是在因地的时候,是透过五种法门帮助理观,那么慢慢地就是六度的历练,这是事修。
总而言之,这个随喜功德有两个:一个是随喜佛陀的功德,第二个是随喜佛陀的智慧,就修理观事修。那当然,重点在修随喜佛陀的智慧,这一段讲的是智慧。
我们看第二个,经文要义,有两段。我们先看第一段。
二、经文要义
(一)前品佛陀详细分别,听闻佛寿无量,所得种种功德利益。其中包括深位菩萨所成就之“证圣益”及“发心益”,及中位菩萨所成之“佛世四信”及“灭后五品”之益。今品特为佛灭之初心菩萨,但有“一念随喜”,未及事修,所获之功德。
前面的<分别功德品>是详细地分别我们听完法身常住的功德以后而产生的利益,这个地方主要包括深位的菩萨。深位菩萨有这个“证圣益”,就是法身菩萨有十一种的证圣,以及相似位的发心。这个是深位菩萨。
也包括了中位菩萨的“佛世四信”、“灭后五品”,就是观行位的。你可以有两条路:一个从四信,一个从五品下手。这是中位菩萨。
那我们初心菩萨呢?初心菩萨就讲到<随喜功德品>,佛陀特地为佛陀灭度后的初心菩萨开示。我们在学习《法华经》的时候,读诵《法华经》的时候,产生一念的随喜,包括对佛陀功德的随喜,也包括对一心三观的随喜。这样的随喜,未及事修,没有谈论六度万行,就是一念的随喜而已,那么它到底有什么功德。本品就说明这个随喜的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本品除正说闻法内观所生之“随喜转教”功德外,更兼明听法劝人所成之功德,其中有四:一自往听法;二分座与人;三劝往听经;四具听修行。
本品所说的随喜功德,其实有浅深的差别。从深处说,这种随喜叫做随喜转教。这个是观行位了,就是蕅益大师说的内心的随喜。他不但是信解,还有产生观照,甚至于为人说法。这种随喜是深,是属于五品观行位了。
那我们凡夫的名字位是什么呢?我们的随喜叫做听法劝人,属于外在的随喜。这个包括了四种:自往听法、分座与人、劝往听经、具听修行。就是,我们自己不能产生观照,我们只是一种简单的信解产生随喜。那我们没关系,我们可以去听闻,去劝人听闻,或者别人听闻的时候做种种的护持,这样子也是功德不可思议。
所以这个随喜有浅深两种差别:深处来说是内心的随喜,是观行位;浅处来说是外在的随喜,是名字位。这一品主要讲两件事情。
己二、广格量初品功德 分二:庚一、弥勒请问;庚二、如来垂答
我们看二百九十二面,己二的“广格量初品功德”。前面的五品,佛陀特别把初品放在后面,就是来加被我们初心菩萨。
庚一、弥勒请问
先看庚一的“弥勒请问”。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而说偈言:
世尊灭度后 其有闻是经
若能随喜者 为得几所福
尔时,就是佛陀先讲深位菩萨的法身跟相似位的这种圣证以后,接着讲中位菩萨的四信五品,最后讲到初心菩萨的随喜品。在讲这个初品之前,弥勒菩萨就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他听闻《法华经》,包括一佛乘的果地的法身常住,包括一佛乘的因地的一心三观,而对这个佛果跟佛慧生起随喜,那么这个随喜有多大的福报呢?它这个重颂的偈说:世尊灭度后,若有人听了《法华经》,而内心产生一念的随喜,未来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福德?
这个随喜,蕅益大师说,这个人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初心;第二个,初闻。我们解释什么叫初心,就这个人是初学佛,当然是善根深厚的初学者。第二个,初闻,他第一次听《法华经》,就产生这个随喜了。他又是初心又是初闻,所以他基本上没修什么福报,未及事修,就是一念的随喜,就这么一个情况。当然,这过去有善根的人,他一旦听《法华经》以后产生随喜,就有两种:一种是内心的随喜,观行位;一种是外在的随喜。所以我们把这个所谓的初心菩萨作一个定位,就是一个初心、初闻的人。
庚二、如来垂答 分二:辛一、长行;辛二、重颂
我们看这个初心初闻的人是怎么情况。看庚二的“如来垂答”。先看第一个,长行。长行当中分成两段。
辛一、长行 分二:壬一、随喜转教功德;壬二、听法劝人功德
壬一、随喜转教功德 分四:癸一、辗转相教;癸二、格量之本;癸三、问答显胜;癸四、正式格量
先看壬一的“随喜转教功德”。这个随喜转教就是属于内心的随喜了。
癸一、辗转相教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如来灭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智者,若长若幼,闻是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于余处,若在僧坊,若空闲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闻,为父母、宗亲、善友、知识,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余人闻已,亦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
我们看这个随喜的相貌。
佛告弥勒菩萨说:阿逸多!在如来灭度以后,或者是一个比丘、比丘尼,一个出家众,或者是在家的居士,都没关系;乃至于余智者,就这个人有智慧,但是他没有受三皈五戒,也没关系;或者是长,或者是幼;重点是“闻是经随喜已”。这个“闻是经”是谁呢?我们前面说过,初心初闻的人,他刚刚学佛而且第一次听《法华经》。他听完《法华经》以后,产生一个信解,也产生了一个深刻的观照,最后产生随喜。
他听完以后,从法会离开了,到哪里去呢?到其他的处所。比方说到了寺庙或者到了空闲的地方,人口稀少的空闲地方,或者到了人口聚集的城市,或者到了巷陌,就是街头巷尾,或者到聚落的乡村,或者田里,乡村的田野。那么他到这个地方以后做什么事呢?如其所闻,为人演说。就把前面他在法会所听到的这些法义,包括了佛陀的功德,包括佛陀的智慧,为谁演说呢?为他的父母,或者他的亲属,或者同参道友,或者是知识,就是好朋友。
他怎么办呢?“随力演说。”随力演说,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解释说,他并不是讲述整部的《法华经》,他是择其要点加以说明。比方说他赞叹一心三观,就是说,所有的功德其实就在你的心中,只是你没有开显而已。怎么开显呢?观照它。你不断观照你这一念心“本自清净,本自具足”,你的心的功德就会显现出来。你把这种扼要的思想告诉对方,就是随力。你不一定要把整部《法华经》的思想都告诉他,挑其重点而说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被你教化的人,听了以后也非常欢喜,然后这个人又告诉其他的人,其他的人又告诉其他的人,就如是辗转到第五十个人。先以这个作标准,当作格量的标准。
这段经文有两个重点:
就是说,这个初心初闻《法华经》的人,他自己产生了随喜,这是第一个人,这第一个人是亲临法会的。离开法会以后,他随力演说。这个随力演说,蕅益大师说:“如其所闻,理决不谬,辩说庄严,未必与法师同。”这个人所听的道理是正确的,他所体悟的佛陀的智慧、佛陀的功德都是正确的,只是他表达的方式可能没有法师那么庄严,没有那么善巧,但至少他是随力演说。这第一个。
第二个,辗转说法至第五十人。你是第一个,你告诉第二个,第二个再告诉第三个……一直告诉到第五十个。那么这个有什么后果呢?后后劣于前前。因为你在讲述的时候,这个法味越来越薄,功德越来越劣。但是重点来了,理无错谬!这道理都没有错,只是表达没有那么善巧,所以法味渐薄,功德渐劣。
癸二、格量之本
这个第五十个人是这样子,用第五十个人来校量。他跟谁校量呢?我们看癸二的“格量之本”,跟另外一个布施作校量。
我们分成两段。先看财施。
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随喜功德,我今说之,汝当善听!若四百万亿阿僧只世界,六趣四生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若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皆给与之。一一众生,与满阎浮提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诸妙珍宝,及象、马、车乘,七宝所成宫殿、楼阁等,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众生娱乐之具,随意所欲。
这个地方的布施,先看财施,财富的布施。就是说,这个第五十个人,他的重点是他的法味最薄,观行最弱,而且他没有再为人演说,也到此为止了,他只是听闻随喜而已,他没有这种说法的功德。那么这第五十个人一念随喜的功德跟谁比较呢?跟下面这个人比较。
他说,比方说在四百万亿阿僧只的世界,有这么多的六道的众生。这个众生,从他出生的情况,有卵生(这些小动物)、胎生(比方说人道)、湿生(微生物)、化生(天人、地狱),这么多的出生的情况。那么他的身心世界的形状呢?有有形的(比方欲界、色界是有形),或者无形的(就是无色界),或者是有想的(就是无色界里面的空无边处跟识无边处),无想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的(就是非想非非想处),这个是身心的相貌。或者它的身体活动是无足的(比方说蚯蚓),或者二足的(人道、天道),四足的(就是一般的动物),或者多足的(比方说蜈蚣等等)。
总而言之,在四百万亿阿僧只世界的六道众生当中,有一个大施主,这个地方有个大施主。这个大施主面对这么多众生,这些众生向他求福,他就有办法随其所欲,随这个求福的人心中的希望,能够皆给与之,一一满足他。比方说他满足什么呢?他能够满足阎浮提(就是四分之一个小世界)的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这么多的珍宝,来给这个求福的人做种种的装饰;或者他也可以给这个求福的人象、马、车乘做交通工具;他甚至于可以为这些求福的人盖七宝所成的房子,或者是一层的宫殿,或者两层的楼阁。
那么,这个大施主做如是布施以后,对方受用这个各种的资具,等对方到了八十岁,这个大施主心中就想:我已经布施他种种娱乐之具,而满足他所有的希望!这是财施,一直到对方达到八十岁。
我们看第二段的法施。
然此众生,皆已衰老,年过八十,发白面皱,将死不久,我当以佛法而训导之。即集此众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一时皆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尽诸有漏,于深禅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脱。
他做这种财施到对方八十岁以后,这个时候这些求福的众生“皆已衰老”,精神体力已经衰老,“年过八十,发白面皱,将死不久”。一个人死亡,这财富就没有用,所以这个大施主这个时候就想:我当以出世间的佛法来教育他,是时候该教育他了。
他怎么教育呢?他把那些求福的人,享受快乐的人,集合起来,宣布法化,开始跟他讲出世间的四谛十二因缘。就这个无常,说这所有的快乐都是无常,而无常就是痛苦,透过这个痛苦我们也可以知道人生不可以掌控,无我。所以透过无常、苦、无我,慢慢地把他们引导到我空的真理去。所以他这种教法,“示教利喜”,让他们产生受益跟法喜。最后使令这些求福的人一时之间皆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尽诸有漏”,断除了三界的见思的烦恼。乃至于教他们修学禅定。他不但是解脱,还具足八解脱,三明六通八解脱,达到顶级的阿罗汉,还有各种的三昧神通。
这两个校量,第一个是你第一次听《法华经》产生的随喜跟观照,然后你把这个法义一直辗转相传到第五十个人。这是第一个,格量之本。第二个就是大施主,他供养所有众生到八十岁,然后为他说法使令他成就阿罗汉。这个布施主是不可思议的,他能够让这么多的四百万亿阿僧只世界的六道众生现生得到安乐,临终得到解脱,所以他等于是让众生的利益最大化了。这个是一个非常圆满的布施了,今生得到广大的安乐,来生把他引到涅盘,得到寂静的解脱。这两个要做比较。
好,我们今天先上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