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时常跟着上司去边境查看工事修筑的情况,有一回,我们到了一处正在修筑的堡垒处,只见那士卒们一个个挥汗如雨,干得十分起劲。
上司满意地点点头,对负责的将领说道:“将军,这工事可得修得牢固些呀,这可是关乎着边境的安稳,日后抵御敌军就全靠它们了。”
那将领赶忙回道:“大人放心,咱一定保质保量完成,绝不让敌军有可乘之机。”
在民间,百姓们对这朝廷的战略调整也渐渐知晓了,虽不太懂其中的门道,但看到朝廷在积极应对,心中的担忧也少了几分。
在村里,一位老者对众人说道:“朝廷如今在边境上又是修工事,又是加强防备的,看来是有法子应对那元军了,咱这心里也踏实多了,只要能保咱这一方太平,咱老百姓就知足咯。”
旁人也附和道:“是啊,咱就相信朝廷的本事,肯定能把那些元军给挡回去的。”
而我呢,经过这一番事儿,对这大明的军事、朝堂之事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心中更是想着要尽自己的一份力,为这大明的安稳出谋划策,做好自己手头的每一件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边境的防御工事越发完善,士兵们的训练也更加严格,朝廷还派出了不少探子,深入大漠去收集敌军的情报,整个大明,仿佛一只受伤后舔舐伤口,却又重新振作起来的巨兽,随时准备应对那可能到来的挑战。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各自的军事征战以及战略调整等方面的情况,且与1372年明军北征失利与战略调整有着诸多关联与可比之处。
在英国,当时正处于中世纪晚期,其军事行动多围绕着争夺领地以及与周边国家的摩擦展开。英国的军队主要由封建领主的骑士和征召的农民组成,作战方式相对传统,多注重正面的冲锋陷阵。在遭遇军事失利后,往往会先寻求与对方进行谈判,通过割让部分土地或者支付赎金等方式来换取和平,同时在国内加强对骑士的训练,改进武器装备,并且试图从教会那里获取更多的支持,以增强自身的军事力量。与大明在北征失利后,迅速从战略层面进行调整,加强边境防御、收集情报、完善后勤保障等多方面举措不同,英国更侧重于外交妥协与局部的军事改进,体现出不同国家权力结构与军事应对策略的差异,英国重外交妥协下的军事改进,大明则重内部调整下的战略防御。
在法国,中世纪晚期的法国,有着浓厚的封建等级制度,军事权力分散在各个贵族手中,国王虽为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但实际作战时,各贵族率领自己的私人军队参战,协同作战能力相对较弱。一旦遭遇军事失利,贵族们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家族领地的安危,会撤回军队去加强自家领地的防御,国王则需要协调各方利益,通过分封土地、赐予特权等方式来重新凝聚贵族们的力量,共同应对外敌。相较于大明统一由朝廷进行战略调整,全面布局边境防御、军事训练等事务,法国的军事应对显得更为复杂且分散,体现出不同国家治理理念与军事战略调整方式的差异,法国重贵族协调下的分散防御,大明则重朝廷统筹下的整体防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奥斯曼帝国,其疆域辽阔,对外扩张是其军事战略的重要目标,军队以精锐的禁卫军和大量的地方军队为支撑,作战勇猛且战术多样。然而在军事征战过程中,也难免会遭遇失利,比如在攻打一些坚固城堡或者面对敌方顽强抵抗时。当出现失利情况后,奥斯曼帝国会着重分析敌方的防御手段和战术特点,迅速调整军队的作战方式,同时加大对军事科技的投入,如改进火炮等武器装备,并且从国内各地招募更多有战斗能力的兵员,强化军队的整体实力,继续展开对外的征服行动。与大明此次北征失利后转为战略防御,稳固边境不同,奥斯曼帝国更强调在失利后积极改进,继续对外扩张,体现出不同民族宗教构成与军事战略目标差异,奥斯曼重对外扩张下的军事调整,大明则重国内安稳维护下的战略防御。
在威尼斯共和国,作为商业城邦,其军事力量主要依靠海军,目的在于保卫海上贸易航线以及港口安全。在海上遭遇敌军袭击或者海战失利后,威尼斯会首先集中力量修复受损的战船,加强对海军士兵的航海技能和海战战术训练,同时通过外交手段与周边的城邦或者国家达成联盟,共同应对海上的威胁,保障自身的商业利益。与大明针对北方陆地边境的战略调整不同,威尼斯侧重于海上军事力量的修复与外交联盟,体现出不同发展模式与军事应对重点的差异,威尼斯重海上修复联盟下的军事调整,大明则重陆地边境防御下的战略防御。
在阿拉伯地区,部落众多,各部落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部落之间时常因为水源、草场等资源发生争斗,作战方式较为原始,多依靠骑兵的机动性和个人的勇猛。若在争斗中遭遇失利,部落通常会先撤回部落领地,召集族内的青壮年,加强部落的防卫,同时寻求与其他部落的联合,通过联姻、结盟等方式汇聚力量,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去报复或者争夺资源。与大明在面对大规模北征失利后,从国家层面进行系统的战略调整不同,阿拉伯地区更侧重于部落自身的应对和部落间的联合,体现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与军事应对形式的差异,阿拉伯重部落联合下的局部防御,大明则重国家统筹下的整体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