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突围战斗中,葛明的腿部受了重伤,鲜血直流,但他依旧咬牙坚持,指挥着小分队奋勇抵抗。身边的战友不断有人倒下,情况万分危急。
就在这时,附近一支护国军的援军听闻动静赶了过来,与葛明他们里应外合,击退了北洋军,将他们解救了出来。葛明被紧急送往后方的医疗营地进行救治,医生看着他严重的伤势,皱着眉头说:“你这腿伤得太重了,以后恐怕……”
葛明却满不在乎地说:“只要能把袁世凯推翻,保住共和,我这条腿算得了什么!”
在养伤期间,葛明也没有闲着,他时刻关注着前线的战事,通过书信等方式为战友们出谋划策,鼓励大家继续坚持战斗。同时,他也积极与后方的民众沟通,呼吁大家为护国军提供支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以及护国军的英勇奋战下,护国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省份响应起义,宣布独立,反对袁世凯称帝。袁世凯的统治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他的称帝美梦也在护国军的打击下逐渐破碎。
然而,袁世凯并不甘心失败,他妄图做最后的挣扎,调集更多的兵力,对护国军发动更加疯狂的反扑。护国军虽然士气高昂,但经过长时间的战斗,也已是疲惫不堪,损失惨重,战事再次陷入了胶着状态。
葛明看着这艰难的局势,心急如焚,不顾自己还未痊愈的伤势,执意要回到前线。战友们都劝他再养养伤,可他却说:“现在正是关键时刻,我怎能在后方安心养伤,我要和大家一起战斗,直到彻底推翻袁世凯为止!”
于是,葛明拖着伤腿,又重新回到了前线。他继续带领着士兵们与北洋军作战,他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家都咬紧牙关,顽强抵抗着北洋军的进攻。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世凯的身体和精神都在内外交困的压力下垮了下来,最终在1916年3月22日,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护国运动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国内的局势依旧动荡不安,北洋军阀内部纷争不断,国家仍需继续努力,才能真正走上民主共和的正轨。
葛明在经历了这一年多的护国运动后,身心俱疲,但他的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他知道,革命的道路还很漫长,虽然袁世凯的称帝企图被挫败了,但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还有许多的困难需要克服,还有许多的斗争要去参与。
回顾这一年的经历,葛明从最初在云南积极筹备护国运动,参与起义作战,到历经艰难险阻,受伤后仍坚持回到前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护国运动的艰辛与伟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国家、为民主共和奋斗终身的决心。
在这一年,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1. 扶桑国在一战的背景下,持续扩张其在亚洲的势力范围,加大对周边国家的经济侵略和军事威慑,军国主义思想愈发膨胀,给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2. 天竺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在甘地等领袖的带领下,继续蓬勃发展,民众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意识不断增强,各种形式的非暴力抵抗活动此起彼伏,让英国殖民当局头疼不已。3. 新罗国在努力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和技术的同时,积极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有所提高,并且开始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4. 波斯国国内局势依旧复杂多变,虽然有摆脱西方列强控制的愿望,但在列强的干涉下,新旧势力斗争激烈,国家发展面临诸多阻碍,不过也在艰难中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5. 大食国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在国际经济和能源领域的地位日益重要,各国围绕石油利益展开了诸多博弈,大食国在努力维护自身主权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实现更好的发展。6. 拜占庭国尽管国土面积已大不如前,但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继续传承和弘扬着古老的文明,其文化遗产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学者和游客的关注,成为了世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7. 高卢国在一战中遭受重创,国内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加剧,战后开始着力进行重建工作,努力恢复国家的元气,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调整外交政策,以在国际舞台上重新找回自己的地位。8. 英吉利国作为老牌殖民帝国,在一战中投入巨大,面临着国内资源紧张、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等诸多问题,其全球霸主地位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正在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持在世界的影响力。这些国家的情况与1915年的世界局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复杂而又多彩的历史画卷,而护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彰显了中国人民扞卫民主共和、反抗独裁统治的英勇无畏精神,对中国后续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