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李然偶然发现有个日本特务在大帅府附近鬼鬼祟祟,像是在窥探什么。他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经过一番周旋,成功将那特务抓获。
“说,你们在这儿到底想干什么?”李然厉声问道。
那特务起初还嘴硬,不肯交代,李然一番吓唬,他才道出了日本的阴谋,原来是想在这里散布张学良已经和国民政府决裂、要与日本合作的假消息,扰乱东北的局势。
李然将此事告知张学良后,张学良更加警惕起来,加强了大帅府的安保措施,同时也让手下的人去辟谣,稳定民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多轮艰难的谈判,张学良与国民政府在一些关键问题上逐渐达成了共识。双方拟定了初步的易帜协议,决定在合适的时机举行东北易帜仪式。
然而,就在即将易帜的前夕,奉系内部又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一些保守的将领担心易帜后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受损,开始联合起来反对易帜,甚至暗中策划着兵变,想要推翻张学良的领导,阻止易帜的进行。
李然察觉到了这一情况,赶紧向张学良汇报:“少帅,不好了,听说有几位将领在私下串联,好像要搞兵变啊,这可如何是好?”
张学良脸色一变:“这帮人,都什么时候了,还只顾着自己的私利,真是糊涂!”
他立刻召集还忠于自己的将领,商议应对之策。李然建议先把那些带头闹事的将领控制起来,避免他们煽动更多的人。张学良采纳了他的建议,迅速行动,将几个主谋抓了起来,平息了这场潜在的兵变危机。
终于,在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仪式隆重举行。那天,沈阳城一片热闹景象,大街小巷都挂起了青天白日旗,民众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张学良身着戎装,站在主席台上,宣布东北三省即日起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李然站在台下,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感慨,眼眶也有些湿润了。他知道,为了这一天,张学良顶住了多大的压力,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而这一举措,对中国的统一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
易帜之后,东北的局势逐渐平稳下来,虽然仍面临着诸多后续的问题,比如与国民政府的磨合、日本的继续威胁等,但总归是迈出了走向全国统一的关键一步。
李然依旧跟随着张学良,继续为守护东北、建设东北而努力着。他们着手整顿东北的军政事务,发展经济,兴办教育,希望能让这片土地在新的形势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然而,日本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对东北易帜一直怀恨在心,暗中策划着更大的阴谋,妄图重新夺回对东北的控制权。但张学良和李然等人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扞卫东北的主权和尊严,哪怕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挑战,也绝不退缩。
在这一年,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1. 日本在这一年对中国东北的野心昭然若揭,因东北易帜的挫败,更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在国内进一步强化军国主义思想,扩充军备,为后续的武力侵华做准备,同时在国际上不断试探其他列强的态度,寻找合适的借口来实施其侵略计划。2. 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舞台上愈发活跃,对中国东北易帜一事保持关注,一方面希望中国能保持稳定,利于其在华商业利益的拓展,另一方面也在观察日本的动向,意图制衡日本在远东地区的扩张,维护自身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布局。3. 英国在全球殖民体系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依旧关注着中国局势,鉴于其在华传统利益,对东北易帜后的局势变化有所考量,担心日本的过度扩张会影响到自身利益,也在通过外交等手段与各方周旋,试图维持其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4. 法国在一战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也留意着中国的情况,尤其关注东北易帜对其在华经济、外交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同时自身面临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矛盾等问题,积极寻求与其他列强合作,共同应对国际局势变化。5. 俄国此时已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国内在新经济政策推动下经济有所发展,对中国东北易帜持客观关注态度,希望中国能保持稳定统一,以利于周边环境的和平,同时也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关注日本在远东的动作对自身安全的影响。6. 意大利国内法西斯势力在墨索里尼的领导下,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日益膨胀,在欧洲及非洲等地不断制造事端,对周边国家的和平稳定构成威胁,国内通过独裁统治压制社会矛盾,积极扩充军备,准备更大规模的对外行动。7. 德国虽受《凡尔赛和约》束缚,但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各种政治势力努力寻求突破和约限制,恢复德国大国地位,暗中发展军事力量,经济上也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为后续的崛起做准备,对国际局势变化包括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