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新中国正处在艰难的过渡阶段,此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左”倾错误,加上连续几年的严重自然灾害,让整个国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民生困境。工业生产秩序被打乱,农业产量大幅下滑,粮食短缺、物资匮乏等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人,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之中。
当时的历史文献这般记载着:“辛丑年,国困于前时之失与天灾之患,经济颓势尽显,工农皆受重创,民生多艰,亟待拨乱反正,寻一良策以挽颓局,调经济、稳民生,遂有调整方针应势而出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深刻认识到必须对现有的经济政策等进行全面调整,以尽快恢复国民经济,让国家重回健康发展的轨道。
李求实,四十岁,是一名地方上的经济工作干部,他出身于东部沿海的一个小商人家庭,自幼便对经济事务有着浓厚的兴趣,也目睹过旧中国经济的混乱与破败。新中国成立后,他怀着满腔的热情投身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当中,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沉稳务实的性格,在工作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地方经济工作的重要参与者。
当得知中央要确定调整方针的消息时,李求实的心中既有着期待,又深感责任重大。他明白,这一调整方针对于国家当前的困境来说,犹如救命稻草一般,而自己身处地方经济工作一线,更要积极响应,把调整工作落实到位,为恢复地方经济贡献力量。
李求实所在的地区,之前在“大跃进”时期也是大搞工业建设,盲目追求高指标,建了不少工厂,可由于缺乏合理规划、技术支撑以及配套的资源,很多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不过关,还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同时,农村地区因为过度强调公社化,集中劳动等模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粮食产量连年下降。
在一次地方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李求实率先发言道:“同志们,咱们现在面临的形势大家都很清楚,之前那些做法确实不符合实际情况,现在中央要出台调整方针了,咱们得好好抓住这个机会,从咱们本地的实际出发,对工业和农业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调整啊。”
其他干部们也纷纷点头,大家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急切地想要改变现状。
会后,李求实便马不停蹄地深入到各个工厂去调研实际情况。他走进一家机械厂,看到车间里摆放着不少生产出来的零部件,却因为精度不够,无法用于后续的组装,只能堆在角落里。
“厂长,咱们得好好分析下这些质量问题啊,不能再这样盲目生产下去了,现在要按照调整方针,把生产计划和质量把控都重新规划一下。”李求实皱着眉头对厂长说道。
厂长无奈地叹了口气说:“李干部,我们也知道有问题,可之前上头要求产量,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啊,现在您来了,可得给我们指条明路呀。”
李求实和厂里的技术人员、工人们一起坐下来,仔细研究生产流程,找出了其中不合理的环节,比如一些设备老旧却一直没更新,工人的操作培训也不到位等问题。然后,根据调整方针中关于整顿工业企业的要求,他帮助工厂制定了新的生产计划,优先对关键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组织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并且强调要以质量为核心,不再单纯追求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