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潇湘水断玉山倾(十)

“三百年前,人间中原有一王朝,把琵琶奉为百乐之首,女子以精通乐律、善弹琵琶为荣,因为,他们皇帝偏爱这一口。”

十王将一件古事徐徐道来:“君好则臣为,上行则下效,举国上下到处都是学习琵琶曲艺的女子,但她们都比不过独得君王盛宠的中宫皇后……”

这位皇后娘娘来历不明,人人都骂她是红颜祸水,祸国妖后。

自从皇帝把她接进宫,就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兢兢业业治国理政了。

他变了个人似的,整日醉卧美人怀,耽于享乐,致使朝纲废弛,文恬武嬉。

他不接受任何人的直言进谏,他的亲弟弟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上奏劝他废后,他却用用“逼宫造反”的莫须有罪名,杀掉了这位性情刚直的王爷。

皇帝和王爷本是同胞兄弟,一母所生,前半生相互扶持,皇兄在内指点江山,皇弟在外征战四方,彼此信任,感情甚笃。

到头来,就因为一个女人,吹了几句枕边风,王爷就被他所崇拜和敬仰的、血脉相亲的兄长活生生杖毙在金銮殿。

看着大殿上那具血肉模糊的尸体,皇帝昏沉的眼睛里似有一瞬清明。

但很快,他就把这一丝多余的情绪抛之脑后,下令血洗王府,杀鸡儆猴,以后再有人向他提出“废后”,一概以“逼宫造反”罪论处,都是这般下场。

王府遭到血洗,怀有身孕的王妃仓皇出逃,下落不明。

火光血色染红了帝都半边的天,皇帝正忙着在后宫为他心爱的女子作画题诗。

霞光入墨,凝成了妖后半面脸颊上那朵血红的花。

花前月下,映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身影,如果没有战火,没有冤魂,没有淋漓鲜血,这一对帝后耳鬓厮磨、卿卿我我的样子,还真像极了普通人家的恩爱夫妻。

屠刀一旦举起,想要放下就难了,昏聩的皇帝在阵阵耳边风的吹拂下,杀了一个又一个贤臣良将,不出所料,他将亡国。

三十年后,浩浩荡荡的起义军攻入国都,垂垂老矣的帝王登上城楼,幡然醒悟。

举剑自刎,以谢天下。

他的皇后抱着他的尸骨,哭得撕心裂肺,说了大概有一千声、一万声“对不起”。

起义军用刀剑把他们包围在血泊之中,所有人都惊奇地发现,三十年过去了,这位皇后看上去仍然是二八妙龄!

皇帝鬓角全都白了,她却依旧青春妍丽。

当真是一位“妖后”!

随着义军头领一声“放箭”,成千上万支羽箭朝他们射去,箭雨铺天盖地,寒芒闪烁,有如无数火流星划破天际,妖后抱着皇帝尸身无处可躲,被射成了筛子。

可她竟然还没有死!

箭簇穿透她的身体,留下密密麻麻的血洞,她会流血,也会哭,但不曾叫喊,死死搂着皇帝那具枯槁残尸,在他耳边叮咛嘱咐着什么。

那场面看上去相当吊诡。

胆子大的士兵举着长枪上前试探,听到她在说一些“我这辈子害惨了你”“下一世我去找你”“我会好好还你”之类令人无法理解的疯话。

“她不知道,他们没有下一世。”

十王盖棺论定。

这是因为,皇帝的魂魄,在他自杀的那一刻,就自行离散了。

他甘愿放弃轮回,放弃一切,斩断自己跟世间的所有联系。

烟消云散。

上穷碧落下黄泉,任谁都不可能再找到他这个人了。

魂魄天生就是紧紧聚合在一起的,按理说,人不可能掐死自己,魂魄也不可能自己散开。有的人,就算被外力撕裂三魂七魄,都能重新粘合,再获新生,可见人魂之坚韧,只要不自弃,皆有可期。

人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胁迫的情况下,仍然魂飞魄散了,只能说,他死前没有任何念想,大概是陷入了比心如死灰更深的绝望之中,绝望到灵魂失去支撑,虚弱得风吹即散,比枯草病树还缺乏生机。

十王对此唏嘘不已:“他生前可是一位帝王啊。”

他是人间的皇帝,这就意味着,他的野心、抱负、志向、理想,理应比普通人更加沉重,他的经历、见识、眼界、心性,也理应比普通人更为宏远。

事实的确如此。

他年轻时励志做个明君。

他的前半生,站在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见过世间最美丽的风景,他曾亲手将王朝推向鼎盛,锐利的目光一寸一寸阅览山河,他曾亲眼看到人间海晏河清,他的子民嵩呼万岁,祝颂太平。

江山如此多娇,他对世间的留恋非比寻常。

可到最后,他别无所求,只求一个解脱。

从前的意气风发,在他暮年醒悟的那一刻,成为他痛苦的根源。

他后半辈子都做了些什么?!

他只用了三十年时间就拖垮了三百年国运。

他所遇非良人,从认识“妖后”的那一刻,人生急转直下。

他糊里糊涂亲手毁掉一国基业,从一代明君堕落成亡国罪人。

一切的一切都随之葬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会被后世刻在耻辱柱上引以为戒!

他没有脸面活着,因为愧对臣民,他也没有脸面去死,因为愧对先祖。

他宁愿魂飞魄散。

不必再有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