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回朝歌那边,云中子见到他的木剑被烧了,就提笔写了首诗:“妖氛秽乱宫廷,圣德播扬西土。要知血染朝歌,戊午岁中甲子。”
朝歌的百姓看到有个道人在照墙上题诗,都围过来看诗念诗,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人群拥挤不堪,聚集在那里不肯散去。正看着的时候,只见司天台首官杜元铣回朝了。只见许多人围在官府门前,两边的侍从大声吆喝着让开道路。
杜元铣问道:“发生什么事了?”管府门的差役禀告说:“老爷,有一个道人在照墙上题了诗,所以众人都过来看。”杜太师骑在马上看到了那首诗,一共二十四个字,诗中含义十分深奥,一时之间难以理解。他便命令门役用水把诗洗掉了。
杜元铣回到府中,将那二十四个字细细地推敲琢磨,深入探究其中的幽微之意,可最终还是没能弄明白。他暗自想道:“这肯定是前些日子进朝献剑的那个道人干的,他说有妖气环绕在皇宫周围,看来这件事倒是有点线索了。接连几日我夜观天象,发现妖气一天比一天浓烈,环绕在皇宫的宫门附近,肯定会有不祥之事发生,所以才留下了这样的标记。
如今主上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有权势的奸臣迷惑君主,上天不满,百姓怨恨,国家的兴衰已经可以预见了。我们这些人受先帝的重恩,怎么能忍心坐视不管呢?我看朝中的文武官员,个个都忧心忡忡,人人都感到危险恐惧,倒不如趁此机会写一份奏章,极力劝谏主上,尽到我们做臣子的气节,这并不是为了博取名声,实在是关系到国家的治理与混乱啊。”
杜元铣当夜就写成了奏疏,第二天来到文书房,不知道该由谁来接收奏章。这天正好轮到首相商容负责看本。
杜元铣十分高兴,上前施礼,说道:“老丞相,昨夜我观察司天台,发现妖气屡屡贯穿深宫,灾祸马上就要显现了,天下的局势也就可想而知了。
主上不整治国家政事,不理会朝廷纲纪,整天寻欢作乐,沉迷于酒色之中,这可是关系到宗庙社稷的大事,关乎国家的治乱,可不是小事,我们怎么能坐视不管呢。如今我特地写了这份谏章,要呈给主上。还劳烦丞相把这本奏章转呈给陛下。丞相意下如何?”
商容听了说道:“太师既然有奏章,我又怎么会坐视不管呢。只是接连几天主上都没有上朝,很难当面奏明。今天我和太师一起进内庭去见陛下,当面奏明,怎么样?”
商容走进九间大殿,经过龙德殿、显庆殿、嘉善殿,再过分宫楼。
商容见到了奉御官。奉御官说道:“老丞相,寿仙宫是皇宫的禁地,是陛下的寝室,外臣不能进入这里!”商容说:“我难道不知道吗?你去给我启奏一声:商容等候陛下旨意。”
奉御官进宫启奏说:“首相商容等候陛下旨意。”帝辛说:“商容有什么事要进内庭见朕?不过他虽然是外官,但也是历经三代的老臣了,可以进见。”便命令:“宣他进来!”
商容进宫,口中称“陛下”,俯伏在台阶前。
帝辛说:“丞相有什么紧急的奏章,特地进到宫中见朕?”
商容启奏说:“执掌司天台的首官杜元铣,昨夜观察天象,看到妖气笼罩着皇宫,灾祸马上就要显现了。杜元铣是历经三代的老臣,是陛下的得力大臣,不忍心坐视不管。
而且陛下为什么连日不上朝,不理国家政事,整天端坐在深宫里,让百官日夜忧心忡忡。如今我们这些臣子不避杀身之祸,冒犯陛下的威严,并不是为了博取名声,还望陛下能垂听我们的谏言。”
说罢,商荣送上一个奏本,上面写了杜元铣跟他说的所有事情,帝辛看了看,点点头,道:“孤会仔细考虑的……还请老丞相您先回去吧。”
当晚,帝辛来到寿仙宫,找到妲己,道:“爱妃,杜元铣上书,又提妖魅相侵,此言果是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