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反正穷筹终绝算,去来力转是空羁。
如说无用皆销寂,何必有为尽腾熙?
今夜重读孙果事,茫然草草作嘘唏。
又诗曰:
新沐弹冠浴振衣,察察好体要怜惜。
正因我世多磨难,定要君心少太息。
猛志行行虽冷僻,倾颓畏畏岂欢嬉?
故而累转回先迹,再敛纯真炼玉玑。
却说这两篇诗句,原是那“老刘”读了贾玥所传的木由旧事,有感而作了第一篇。想必是当时心境颇乱,韵律竟未相协,其意或多凄清。孰料只过一夜,刘无珍重读己作,终有不甘,便再续写一首,聊为作答。
他这里信誓旦旦,仍愿那木由能了彻本心,通达正道,终离恐怖颠倒梦想,粲然无碍,只是这孙大儿自家如何,此时仍是不知。
他便在山中找了一时,忽看见一处树着三层宝塔,原是隐在层林之中,这时走得近了,方才察觉。他暗自生疑:那时无此高塔,或有蹊跷,不如一探究竟。
他到跟前一看,何止是宝塔,那里用青石围了一圈,气派不小,正不知是何所在,却看见前有一碑,当中赫然刻着“先妣梅阳外山大先天灵猿之墓”几个大字,心中震动不小。怎么,这里也葬着一位猴母?
他此刻没时间细究,却又看见边上一行小字道:孝男孙氏果儿敬立,更是骇然。世上哪有这等巧事?又有一人同他命运全无二致,一样地姓了孙,一样珍视果儿乳名,一样有猴母?不,不,不,绝非这等巧,必是自己的娘亲!
一想到此,他便念及自己自离了孙闯之后,再未归来,更不曾做出着许多事,难道是有人知道他的这桩隐事,悄悄替他做的?正不知底细,他便再加详察,欲得更多线索,或能推知真相。
他再看时,又读到这碑两侧各有一联,上书:灵台纵小容方寸,下撰:斜月虽明共三星。他不省得这对联有何深意,也不及深究,便转至碑阴,果然还有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