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边打车往花溪的方向走,一边打电话给王浩。
然而那头没人接听。我连续打了两次都没接,可能是有别的事儿在忙,于是编辑成短信给他发过去。
发短信的时候我的手都在抖,心也不稳,一直砰砰砰的。
李小霞情况不是挺好的吗?我和她谈话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她情绪特别不错。
怎么就想着……想着吃药了呢?
她到底吃的是什么药??
我又想到之前在镇上,有一次王浩回老家,就是去找一个隐藏在山里的土医生开了中药……
难不成是那个药?
很有可能。
想到这儿,再联想我和她谈话时她稳定的情绪以及还算不错的精神状态,我的心也逐渐稳下来。
等等消息看吧,看看王浩那边有没有动静。
前往花溪的途中,我一直都在观察周围的建筑以及视线更远阔一些的位置。
相比市区的城建,这边的建筑自然没那么紧密。或者说现在还没到密集的地带。
刚好出租车司机就是花溪的。我把话匣子一打开,他就什么都和我说。
“我们这边啊?
我们这边马上就要面临拆迁了,现在拆迁款基本都快到位了。给我们两个选择,要么就是直接赔钱,要么就是让我们选房子。”
“选房子?”
“对啊,就是那种安置房嘛。”他说。
我就问的更深了一些:“大哥,那你们的安置房是修在哪里?”
“安置房就靠近大学城那些位置呗,我也是估计的,他们说差不多就在那儿,也不可能给我们太好的地段,但是也不会太差。
妹子,我听你这个口音不是贵阳的?应该是遵义的吧?”
“对,遵义的。”
“怎么?嫁到我们花溪来的?”
他往后视镜看一眼,再问。
“没有。我就是过来跑工作的。”
“哟,这边还有工作呀?什么工作呀?”他的好奇心也很足。我就以工作的名义和他聊:“老板派我过来踩点儿,看看哪里的人流量多一点,看看哪里好卖东西。”
他眉头一皱,问我卖什么东西?我自然和他说了。他又问我是什么豆腐乳什么牌子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和他实话实说。
“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个牌子呢?”
其实这个也不意外,毕竟我的市场还没开到这些地方来。目前也就只有那两个卖场在卖我的货。
这还是看在王浩的面子上。要不是有他,说难听一点,销量稍微不好就会面临被撤掉下架的危机。
但我也不气馁,反正一开始的路总是艰难又迷茫的,但只要坚定,坚定一个方向努力往前走总会有看到光点的那一天。
“因为我们就是新出来的产品呀,所以才想着把市场打开嘛。大哥,你能不能帮帮我跟我说的具体一点?花溪这一带……你应该特别熟吧?”
这是来自对男人的吹捧。
他果然上道,直接一句“开玩笑!那是当然了,整个花溪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有什么是我不清楚的?你问我就是问对人了”后,对我慷慨解囊:“说吧,你想问什么?!”
“花溪的人流量主要还是集中在步行街那一块。民大和贵州大学西校区都在那。那边有集市,说实话现在我们这边规划没有城区那么严谨,想卖点东西推个摊儿都能搞定,其实没那么复杂。”
“一会儿我拉你逛一圈,再回到人流量最多的地方来,到时候你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就知道。”
“豆腐乳和臭豆腐这种东西还是挺畅销的,毕竟都是贵州人嘛,好这一口。而且我们这边还有几家烙锅的生意不错,不过说实话啊,他们总说那个臭豆腐不错,但我觉得没一家好吃的?”
我愣神皱眉:“会不会……是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