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算上迫击炮,鲁南战役一口气就缴获了200多门火炮和数以万计的炮弹,让华野直接鸟枪换炮。
靠着这批火炮,华野在多个局部战役中火力占优,整旅整师整军干掉国军的仗越打越多,越打越顺,最后缴获的身管火炮甚至超过了入关前的东北野战军。
所以历史上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军工生产的头等大事不是造枪造炮,而是造炮弹和子弹;尤其是炮弹,由于运输大队长的手下经常拿卡车运粮食等“违禁走私”物品,炮弹装的不够多,导致解放军炮弹消耗一般高于缴获,对炮弹的需求更高,最后被迫在大连建新工厂制造75毫米山野榴加炮弹。
而解放军直至在辽沈战役拿下沈阳后,拾掇拾掇沈阳兵工厂才具备了造105毫米榴弹炮炮弹的能力。
当然此刻唐亮的唯一的问题是——如果把火车头的大轴拆了造炮,火车头剩下的部分卖给系统还能剩多少钱呢?
“就几根大轴而已,不至于被系统扣减太多钱吧?”
唐亮暗自嘀咕着。
而115师代师长和政委却是非常激动。
“用火车大轴造炮能成?”
“或许得把炮管壁留厚点,否则容易炸膛。”
唐亮不得不先给这两位首长泼泼冷水。
历史上的“盖亮”式火炮就是因为担心火车大轴不如专业炮钢的强度好,因此炮管壁比原版厚了不少,因而造成火炮比原版重了很多,几乎重了50%。
这正如历史上明清两代的老古董前装炮,为了防止炸膛,火炮管壁也是无比的厚,甚至有些火炮为了加强炮管强度,更是在炮管外面加箍了粗粗的铁箍作为加强筋,让火炮看着臃肿无比,重量自然也上去了。
即便如此,相比正常途径制造的炮管,这种“将就”出来的炮管,寿命情况也差不少,只有正规炮管寿命一半甚至更少都不奇怪。
不过对115师政委和代师长而言,只要能造炮,别的都好说,重一点,长的难看点,寿命短一些,这都不是事,这些都可以日后慢慢改良。
毕竟先解决有无问题,后面才是解决好坏问题。
原本115师各个首长还在考虑这些机床搬到鲁中山区后应该优先造什么呢,既然唐亮说能造炮,那么军事会议上所有与会人员一致同意:
“就先造它了。”
只是大家免不了想的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