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票房大爆

前胶片时代,比如《少林寺》,一张票价一毛钱,官方说票房1.6个亿。

但却没有确凿的证据,而是通过观影人次等一些数据计算出来的,《少林寺》观影人次突破5亿。

再加上海外的数据本子那边36亿日元、新坡那边170万新币,棒子那边观影人次55.79万,波澜1278万人次等数据佐证。

有的也只有一个拷贝数。

以前有个说法,100个拷贝保本,200个爆款,300个大爆款,400个名垂影史。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除了原本卖出去的180个,再加上李琦手里的70个,如今上影厂冲洗车间里面还有100多个。

单从拷贝上,绝对称得上大爆款,甚至可谓名垂影史。

但是94年之后,好莱坞进入华夏,出现了准确的票房统计,因为要和人家分账。

从1994年开始,《亡命天涯》进入华夏,那时候还没有加入世贸,好莱坞的分账比例时13%,意思就是,每100块的票房,好莱坞只能拿到13块。

到了12年以后,老美要求涨价,把比例提高到了25%,以一百块钱为例:

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分走5%,5块钱。

相关营业税费3.3% ,3.3块。

影院+院线分走48% ,44块。

发行方(中影)分走27% ,大约24.8块

剩下的25%就是给好莱坞的了 ——22.9块。

随着【院线制】的出台,在「璀璨娱乐」与新影、东方、永乐院线的签订的合同中,大致分账体系其实也有些类似。

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

剩余的约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通常7%分给院线,50%分给影院

剩余的42%可分配收入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刨除发行费用,「璀璨娱乐」大约能拿40%。

有了票房,那自然就是以最终的票房说话。

随着《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放映,这股浪潮还在持续走高,上影厂的拷贝也加班加点开始发出来。

仅内地票房,五天票房698万。

一周票房,便来到了1066万,突破1000万大关。

在业内引起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