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
“为了救我二哥,屈海准备炸了兴庆殿吗?”李非急切问道。
“这个...尚书大人倒是没说怎么去用,不过他说只要您同意,他可以利用这些火药制造一些纷乱,或许能趁机将李季卿救出。”
“你告诉他,此事绝不可行。火药威力甚巨,一旦引燃根本不可控制,让他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在下明白了,这就回去转告。”
依例,李非再次送出了两枚银锭,客商告退。
李季卿的三司会审只用了一天,在李辅国的授意下,给李季卿直接安插了诸多罪名,最后判决投入死牢,待秋后处斩,李辅国的意思也很明显,只给李非留三个月的时间,若是李非在这三个月中胆敢违逆圣意,则李季卿的小命不保。
李非这边听到消息之后,反倒有了点轻松。因为这就意味着还有三个月的转圜余地。长安无非就是想多要些资财,至于火枪,实在不行就拿卖给番邦的那种,再加上削弱后的火药,对灵州火器营也构不成太大的威胁。
李非找到裴高远商议对策,裴高远虽然极不情愿,但心中也明白这是李非的无奈之举,也就只好点头答应。
随后李非上书,说体恤国难,此后灵州每月可上缴盐铁税四十万贯,牛羊五千,另可先送长安三千支火枪,后续待议。
李辅国看到奏章,仰面狂笑,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并急忙将此事转告给了肃宗。
肃宗拖着病体,心中对李非的恨意此时已无以复加,听完李辅国的转述,只是冷冷说了句:
“不够。”
李辅国立即会意,直接代肃宗向灵州下旨,说要让灵州每个月提升至六十万贯,五千支火枪。
这几乎是想要把灵州掏空的节奏。
灵州火器营现在的人数已经到达三万,军费开支骤然增大,再加上正在全员换装,还要给回纥和吐蕃提供火器,别说一个月六十万贯,即便是四十万贯也是李非为了救二哥,咬牙说出的临时数额。只是没想到自己这么大的诚意,长安非但不领情,反而变本加厉。
紧接着,长安再下圣令,命裴高远率军驻防鄯州,说有人在海城发现大量吐蕃军队,事态紧急。
李非知道,那应该是吐蕃向鄯州输送用来交换火器的军马队伍,根本不是什么威胁。但又不能明说,为了应对长安的旨意,李非只能让裴高远率一万将士前去鄯州,并嘱咐裴高远暗中和吐蕃提前达成协议,让其佯攻随后溃退,留下马匹即可,快去快回。
裴高远领命,两日后带着一万人马前往鄯州。
裴高远前脚刚走,他的副将王赫便跑到治所对李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