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招待

林琴皱眉,“普通料子就行,我就是遮个光,现在大冬天的没什么,等到了夏天,五点天就亮了,我们起得早没什么,但我想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儿,没窗帘的话,六点多太阳就晒屁股了。”

张淑娟乐了,“只是遮光倒是好办,弄个竹帘就行了,找篾匠帮忙,我记得古街那边有不少卖手工艺品的老篾匠,你去问问呗。”

古街就在友谊广场边上,走过去就行。

林琴大喜,谢过张淑娟,扭头就去了古街,转悠的时候还真让她问到了两家能接这活的,而且价钱还不贵,一扇竹帘四块钱,五天能交货。

林琴一口气定了六张,正好把六个房间都给装上。

忙忙碌碌,等六张竹帘送到南屿已经是小年了。

此时他们找阿福定制的那些家具也都送来了,家里该添置的东西全都添置了,他们辛苦了一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林义难得慷慨买了一大串鞭炮,沿着水泥小路延伸到豁口大门。

陈文军把新买的红对联贴上。

鞭炮一放,整个南溪的疍民都听见了动静。

刚回到家的陈文海听着动静,好奇地问道:“妈,那边是干啥呢?这么大的阵仗!”

周水芳抬头看了一眼,又垂下眼眸,“应该是文军放的,他在岛上买地盖房子了,估计是弄好了,搬新家了。”

陈文海大为吃惊,“啥?文军哥这么厉害?竟然还买地盖房子?”

疍民有这种想法的并不多,毕竟大家挣的都是辛苦钱,祖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大家早已习惯水上生活,不会主动改变。

周水芳有些不屑,“这有什么厉害的?要我说就是败家,买了地盖了房子还不是一样要靠着打渔过活?房子盖在岛上,出门都不方便,哪像我们住船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就算我们把船划到南港生活也可以。”

她之前就有这个打算,碍于这边都是熟人,大家互帮互助,平日里也有人说说话,这才没走。

陈文海却不这么想,“妈,搬去南港是不成了,上个月听那边的疍民说了,政府好像要统一规划港口,以后只有载货的货船可以入港,那些生活在南港的疍民政府会划一块地安置他们,方便管理。”

周水芳听得一愣一愣的,眉头紧皱,内心的不满都快溢出来了。

“咱都是疍民,不住在船上住陆地上?他们肯定是要闹的!”

周水芳的语气十分笃定,陈文海却是摇头,“没有闹,我看大家都挺乐意的,政府给划地,还给盖房子补贴,一户顶多出两百块钱就能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船还能改成货船,挣的钱更多,谁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