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在张亮准备组织人员上山踏勘时,四弟实萧打来电,通往山上的道路有一段出现山体滑坡,大约有200公尺道路塌陷。
后边大件的材料运不上去了,施工的师傅要求尽快组织人员抢修,不然工期可能会后延。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张亮一下子懵了。
本想雨过天晴,一切皆好,没想到仍是阴霾笼罩。
后山原本就崎岖的小路被泥石阻断,变得更加难以通行。
那些准备用来修建坟墓的材料,如砖块、沙石等,堆积在山脚下,根本无法运送到山上去。
张亮看着眼前的景象,心急如焚。
他知道,母亲不能一直这样无法入土为安,这是对母亲的不敬,也是他作为长子的失职。
得知后山山体滑坡的消息后,寨子里的一些长辈无奈地摇头,说这或许是上天的旨意,要重新挑选葬地。
老人们的说法当然是不可信的,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张亮自然不会采信。
接到张实萧的电话之后,不到一个小时,他便迅速决定组织人员进行修缮。
虽然要修通200公尺的山路绝非易事,面临着资金、人力、时间等方面的巨大压力。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座座大山横在张亮的面前,但他没有丝毫的退缩之意。
张家五兄弟经过磋商之后,由张亮首先开始召集寨子里的青壮年劳动力。
他一家一家地去拜访,诚恳地向大家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决心,并如数付给参加修路的工钱,一分不会拖欠大家。
经过张亮的真情动员,许多人被他的孝心所感动,毫不犹豫地答应加入抢修山路的队伍。
也有部分村民因为自家的农活忙碌,未及时答应参加。极少数人担心修路的危险性而犹豫不决。
张亮并没有放弃,他向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承诺,一定会及时足额付给劳动报酬,并且会尽最大的努力保障大家的安全。
就这样,他最终组织起了一批青壮劳力,成立了个抢修突击队,准备迅速行动。
然而,除了人力,资金也是一个大问题。
修路需要购买工具、炸药(用于炸开一些较大的石块),以及支付工人的报酬。
张亮自己的积蓄并不多,于是他开始四处奔波筹集资金。
他向村里比较富裕的人家借贷,每到一家,他都会详细地说明情况,并且承诺修缮结束一定会尽快归还。
有些人家看在他的孝心和往日的情分上,慷慨解囊;但也有一些人家担心他无法偿还而拒绝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