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欲望其实就相当于箩筐下的食物,如果掌控了一个人的欲望,要其生则生,要其死则死,玩弄于股掌之上。
所以要布局,必须知道敌人有什么欲望,然后布一个局。满足或扼杀其欲望,这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利,一个是害,利而诱之,害而惧之。此利使其无法拒绝,此害使其无法承担。
就如柳依依方案里,答应倭国人的设计方案,这个利是无法拒绝的,所以倭国人即使冒着暴露其底细的风险,也要把这件事做成。
排在第二位的是时机。
为什么要在冬季支起箩筐捕鸟雀呢?因为冬季田野里已经没有了食物,鸟雀每天都在饥饿中度过,如果长时间找不到食物,就会冻饿而死。
所以冬季就是个时机,在这个时间里,食物短缺对于捕鸟人来说,是有利时机,对于鸟来说就是无法承担的害,箩筐下的食物无法拒绝,死亡的危险无法承担,趋利避害之下,结果也就注定了。
对照东海市倭奴国人,他们已经势在必得,因为付出这么多的代价,就必须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实现目标,否则无法向上面交待,这个时候前面有诱惑,后面有催促,自然就会上钩了。
排在第三位的是严密。
布的这个局就是箩筐,只要你进来了,就跑不掉。所以这个局一定要严密,如果四面漏风,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要想布一个严密的局,必须有上帝视角,也就是孙武子所说的“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
这个就要有绝对的全局把控能力,那个牵线的人,就牢牢地把控整个局势。
捕鸟雀只是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就能完成,情况复杂的,这里面就要涉及到分工合作的问题。
具体到东海市的问题上,分两步走就是掌控了局势,把第二小组派出去,防止敌人逃离或狗急跳墙,就是绝对掌控了局势。
排在第四位的是关键点。
《三国演义》里经常看到诸葛亮的三个锦囊妙计,到什么地点,在什么条件下,分别打开第几个锦囊,采取一些什么措施,这个地点、条件、措施等就是布局的关键。
在哲学上来讲,这些关键点就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柳依依的方案中,周游在网上监控,征求各单位意见,就是关键,抓住这些环节,才能够揪出倭奴国的卧底和汉奸。
如此条分缕析,找出了四点本质要素,其实已经成了一道填空题,只要把这四个问题回答好了,布局的方案也就出来了。
只不过是在第三点上,支个什么箩筐,则需要多费思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