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音慷慨激昂,于谦动容哽咽。
“陛下,于谦年幼时,观百姓倒悬之苦,心生激荡,束发之年,便暗下起誓,复国家之宏志,解百姓之倒悬!”、
于谦提袖拭泪,接着道:
“此刻老臣才明白,吾之志,渺小如鸿鹄,陛下之胸略,亘古未有!老臣佩服!”
朱祁镇纵笑,“于爱卿,过誉了!”
朱祁镇也是被于谦捧的有点不好意思。
于谦见状,心中更添几分敬意。
他深知朱祁镇虽年轻气盛,却也有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
遂继续说道:
“陛下,老臣所言皆是肺腑之言。陛下英明神武,临危不乱,不仅挽狂澜于既倒,更在战后论功行赏,激励士气,此等胸怀与智慧,实乃我大明之福,万民之幸。然则,老臣斗胆进言,瓦剌虽败,但狼子野心,不可不防。我军虽胜,亦需休养生息,以待再战。若此刻穷追不舍,恐有中伏之虞,且易使将士疲惫,不利于长远之计。”
朱祁镇闻言,眉头微皱,随即又舒展开来。
他深知于谦所言非虚,但心中那份不甘与豪情却难以平息。
他沉吟片刻,道:“于爱卿言之有理,朕亦知兵法有云‘穷寇莫追’。但朕心念我大明子民,受此贼寇侵扰已久,若能一举歼灭,则百姓可安,国亦可定。再者,朕亦欲借此机会,彰显我大明军威,使四方蛮夷知我大明之强盛,不敢再轻易犯边。”
于谦见朱祁镇言辞间透露出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
以及那份不甘人后的豪情壮志,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朱祁镇所承担的责任与压力远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于是,他调整了语气,更加温和而坚定地说道:
“陛下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实乃我大明之幸。老臣虽愚钝,却也愿为陛下分忧。陛下所言,彰显军威,震慑四方,确为长远之计。然则,兵法亦云‘上兵伐谋’,非唯武力之强也。陛下若欲使瓦剌及四方蛮夷心生敬畏,除却战场上的胜利,更需内修政理,外结盟友,以德服人,以智取胜。”
“老臣建议,我军可暂作休整,巩固战果,同时加强边防,以防瓦剌卷土重来。在此期间,陛下可派遣使者,携带国书,前往四方,宣扬我大明之仁德与强盛,寻求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共同抵御外侮。如此,则我大明之声威,将不战而屈人之兵,四方蛮夷自当望风而靡。”
朱祁镇淡淡的看着于谦,只说了一句话。
“聒噪!再废话,阉了!”
于谦:.......
于谦一颤,第一次从朱祁镇身上感到杀气。
仿佛自己再多说一个字,马上就会被诛杀。
就在此时。
“轰隆!”
一声惊雷,天地乱!
在无垠的荒野之上,天空骤然间变得阴沉而深邃。
乌云如同翻滚的墨海,迅速吞噬了最后一抹蓝天。
风,从四面八方狂啸而来,带着野性的力量。
穿梭在枯黄的草丛与稀疏的树木间,发出阵阵凄厉的呼啸声。
草叶被风卷得四处飞舞,仿佛是大自然在疯狂地舞蹈。
而树木则摇摆得更加剧烈,枝叶相互碰撞,发出“哗哗”的声响,宛如大自然在愤怒地咆哮。
远处,雷声轰鸣,由远及近。
每一次轰鸣都伴随着闪电划破天际。
将这片荒野瞬间照亮,又迅速沉入黑暗之中。
就在这时。
第一滴豆大的雨点猛然砸向大地,紧接着,暴雨如注,倾盆而下。
雨珠在空中交织成密集的雨幕,模糊了视线,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雨水打在裸露的岩石上,溅起朵朵水花,发出清脆的声响;
落在泥土上,则迅速渗透,滋润着这片干涸的土地。
每一滴雨水都像是大自然的泪水。
每一声雷鸣都像是它的怒吼,共同编织着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
追歼瓦剌溃军的大明官兵们,只好止戈顿足找地方避雨。
就在此时。
一声急报,打破了于谦和朱祁镇的平静。
“报!”
“大军蜂拥而上,导致后勤粮草赶快要跟不上了!”
朱祁镇和于谦对视了一眼。
两人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担忧。
这大军出征,最忌讳的就是后勤出现问题。
朱祁镇这可再也不想土木堡的事情发生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