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外县求援

邻县临安和锡城接壤,临安有一个古镇,彝族语叫“供忒咪”,意为“告诉你要上贡的地方”,汉语音译为“官路”。

据史料记载,从元朝至解放前期,官路一直是彝族纳楼土司的司治所在地,近600年的土司统治,官路逐渐形成了以东升街、福寿街、中和街为主要街道的集镇,现存两座土司衙门、普氏宗祠、普氏家宅等一批古朴建筑,有东、西、北三座寨门和寨墙围护,分布四周的玉皇阁、文星阁、魁神阁、朝阴寺等为一体的古镇格局。

官路的商业贸易自古以来都比较活跃,地处临安通往江外越南、老挝等以南地区的马帮驿道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比较着名的交通枢纽、军事重地和经济中心。

官路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着铅、锌、铜等有色金属矿产。官路的矿产主要集中在牛滚塘、洼腰山、平安寨一带。

官路有两个众人皆知的矿老板,一个名叫赖保国,一个名叫庄家富,赖保国和庄家富这对好朋友一同在牛滚塘矿山开矿已有多年。 他们从初始的小打小闹,一步步地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了矿山业界的佼佼者。然而,随着财富的积累,两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

赖保国这个人性格极为强势,喜欢掌控一切,自认为是矿山的主宰。他总是对所有人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庄家富也不例外。他时常对庄家富的工作指手画脚,让庄家富感到压力巨大,但庄家富又不好明着反驳,只能忍气吞声。

庄家富是个性格温和的人,平时也不爱争斗,但是也有自己的主见。他认为矿山的经营应该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但是赖保国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自己是矿山的大佬,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这导致了两人的意见不合,常常为了一些琐事而发生口角。

有一次,矿山的一块矿区出现了安全问题,需要紧急处理。赖保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庄家富认为这个方法不太可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赖保国不愿意听取庄家富的意见,认为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庄家富尽管有些生气,但也不愿意和赖保国闹翻,只好忍气吞声地按照赖保国的要求去做,最后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两个人损失了大量钱财。

在另一次开会时,庄家富提出了一项新的经营策略,认为可以提高矿山的效益。但赖保国却认为这个策略太过冒险,可能会导致矿山的经营风险增加。两人争吵不休,甚至发生了激烈的口角。赖保国恶言相向,让庄家富感受到了极大的冒犯。庄家富非常生气,当场站起来,砰地一声把手中的文件扔在了赖保国的面前,随后愤然离开了会场。

从此,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甚至形同陌路。庄家富感到自己被赖保国牢牢地压在了下面,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权利。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和赖保国的价值观和理念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彼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增加。

赖保国则觉得庄家富对自己的不信任让他十分愤怒。他认为自己为矿山做出了很多贡献,但庄家富却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决策。赖保国越来越觉得庄家富不够忠诚,不够支持自己,这让他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

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扩大,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争斗。赖保国认为庄家富在矿山的管理中犯了错误,而庄家富则认为赖保国在矿山经营中的独断专行和傲慢自大是矿山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