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大宋最牛知县

大宋不怂 七桃散人 2337 字 18天前

却说李申之护送着二圣南下,将烂棺材和半死不活的万俟卨留在了路边。

贵人们散去之后,李铁牛这种低阶军官才有资格凑上前来。

“大舅哥,这鸟厮的尸首怎么办?是扔河里,还是就地掩埋?”李铁牛撸起袖子,作势就要开始干活。

张牧之目送着车队远去,深吸了一口气,踌躇满志地望着北面,说道:“正发愁筑城没有打生桩的,这么高等级的官人倒也合适,就埋到城墙根儿去吧。”

古人筑城之前,往往会在城墙根上埋个死刑犯,叫作打生桩。

现代人修个新建筑,都喜欢搞一个“奠基仪式”,就是这种残忍活祭的衍生。只不过随着文明的发展,把活人逐渐换成了石碑。

自古拿奴隶、死刑犯、甚至是小孩子活祭的都屡见不鲜,唯独拿当朝在职的五品大员打生桩的,恐怕也只有这一遭了。

岳银瓶打的那一枪并没有贯穿心脏,万俟卨依然在轻微地喘着气。

李铁牛领着人趁热乎,赶紧把万俟卨抬进了原本装着赵佶的烂棺材,放回了马车之上,一路飞奔地朝着墙桩而去。

……

护送二圣的队伍一路南下,不两日便回到了应天府。

李申之离开应天府没几天,却发生了许多事情。

首先是报名参考的人挤爆了考场,张浚临时决定新增了几场考试,招募人数比之前预计的多出了五六倍。

另一个是求职当教书先生的人,以及前来应天府书院入学的人,同样非常之多。

这些事情自由张浚领着人去安排,不劳李申之费心。

然而应天府来的一个贵客,却非李申之亲自接待不可。

冯益回来了。

不知不觉过去了几个月,冯益竟然一路找到了香料群岛,满载而归。

只不过他没有从泉州上岸,而是“不小心”被风吹得偏离了航线,一路北上到了海州(连云港)才上岸。

海州的李宝跟李申之关系很好,冯益在李宝的地盘上被款待,而冯益也很识趣,整箱整箱地把香料送给了李宝。

在这个香料价比黄金的时代,冯益送出去的都是好大人情。

于是李宝也跟着投桃报李,派兵马一路护送冯益西去应天府。

“申之!”冯益见到李申之的时候,满脸的激动。

“冯公!”李申之激动地握住冯益的手,心中又何尝不是激荡不已。

两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心中却是各有各的想法。

冯益感激李申之将如此巨大的发财机会送给了他,那香料群岛上遍地都是香料,换句话说,遍地是黄金,要多少有多少,众人只恨自己开去的船太少,吨位太小,又只恨自己为什么每天要吃那么多的干粮,喝那么多的淡水,以至于无法节省出更多的空间储存香料。

而李申之所激动的,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开启,那是一个比冯益所想象的财富还要多出千倍万倍,甚至千万倍的财富。

冯益说道:“拢共出去了十艘船,回来八艘。本公给你算两船的干股,如何?”

李申之倒是不怎么在乎这些,他只在乎航海技术的发展,和大量水手的培养。

冯益见李申之仿佛不为所动,还以为李申之对这样的分配方案不满意,苦着脸解释道:“兄弟莫要嫌少。这次虽然声势浩大,但入股的东家也多。实不瞒兄弟,老哥哥我也只能分得一船货,剩下的货都有主了。”

李申之拍了拍冯益的手背,说道:“冯公误会了,能回来就好,能回来就好!走,今天给冯公摆庆功宴。”

一句庆功宴,让冯益憋在心中的酸苦释放出来,仿佛一路之上所有的痛苦都是值得的,大笑一声,说道:“胡虏血,不醉不休!”

“胡虏血,不醉不休!”李申之也觉得,今天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日子,当得起一场不醉不休的庆祝。

二人正准备进县衙,忽然冯益眼睛瞥到了旁边的马车,不像是应天府自己造的马车,便疑心还有什么客人。

冯益指着那马车问道:“兄弟,那马车是何人之物?”

李申之回头看了一眼,见说得是二圣,便打着哈哈道:“没啥,那是韦后和赵桓的马车。”

“哦,赵桓啊,听上去有些耳熟。”冯益若有所思地跟李申之朝县衙内走去,念叨着:“何不请来一同赴宴?”

在冯益看来,赵桓的名字听着耳熟,想必也是旧识的人。此人既然跟李申之也认识,那大家不妨坐下来联络联络感情,日后也好互相有个帮衬。

李申之笑道:“冯公当真要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