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背锅侠

大宋不怂 七桃散人 2335 字 20天前

赵构把赵桓的封地安排到了应天府,那里是古宋国的地界,按照礼制应该封赵桓为宋国公。

然而赵宋的国号就是宋,断不能给一个国公也封作宋。好在应天府东侧有一处叫徐州的地方,是古徐国的地盘,就借用一下封他为徐国公吧。

“是。”冯益应道:“臣这就去找张相公商量。”

这个张相公是张俊,暂领首相之职。

赵构抬手阻止道:“不用找张相公了,直接去找范相公吧。”

范相公就是范同,原先秦桧的狗腿子。

是金子到哪里都能闪光,范同虽然惯于溜须拍马,但自己也是有真本事,真的能解决问题的一个干将,让领导在为难的时刻能想起他。

对于范同这样的人,其实没必要一竿子打死。

范同会做什么样的事,全在于领导是什么样的人。用好了,范同同样是治世之能臣,用坏了照样能够祸国殃民。

在秦桧倒台的时候,范同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不知廉耻地最先反水,并且利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手段成功地向赵官家和李申之示好,与王次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并没有遭到清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范同原本的人生轨迹中,他紧紧跟着秦桧,最后却因为能力太强而被秦桧猜忌,进而被排挤出了朝堂。

现如今秦桧死了,他反倒迎来了人生高光时刻,也不知是不是命运跟他开的一个玩笑。

不多时,范同入内面圣,与官家敲定一些细节。

官家很满意范同的态度,说道:“范相公觉得此事可有不妥?”

领导一般说完一件事之后,总喜欢让下属在补充补充。其实就是做个姿态,并不是真要别人补充。

不过赵构这一次是真的心里有些打鼓。无缘无故地贬谪一位贵人,赵构心里终归还是有些不自信,生怕诏书下达的时候引起天下人不满。

范同略微想了想,说道:“此事的确略有不妥。”

赵构神情紧张起来,连问道:“范相公可有良策?”

“是臣唐突了!”范同看到赵构的神色紧张,仿佛自己犯了多么大的罪过一样,赶紧俯身拱手致歉,说道:“官家与李文林所言不错,只是贬为徐国公颇为不妥。”

不敢让赵官家久等,范同紧接着说道:“国公府上可以养私兵,于理不合,不如改封为郡公。”

范同的意思是国公太高了,因为国公同样有很多特权,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干脆再往下贬一贬,贬成郡公得了。

赵官家想了想,问道:“可是应天府附近,并没有合适的封地可以封郡公。”

之所以一直在应天府附近找封号,是想把赵桓给赶到应天府去。若是在别的地方找一个封号,那就不能再以“就国”的名义把赵桓赶到封地去。

范同说道:“徐州再往东是海州,海州在前朝又叫东海郡,不如改封为‘东海郡公’?”

赵构点了点头,随即眉头又皱了起来,说道:“东海郡公倒是可以,可是海州现如今在金人手中,该如何是好?”

范同得以地摸了摸胡须,说道:“那岂不是正好,让他在权且在应天府看管。”

看到赵官家紧绷的脸色,范同赶紧俯身拱手:“不知妥否,还请官家定夺。”

范同暗自在心中告诫自己:日后断不可在官家面前表现出得意的模样,今日只此一次。

赵官家面色稍缓,点头说道:“可。”

可怜还在天寒地冻的五国城里,啃着窝窝头喂猪的赵桓,自己还不知情,只是短短的半天时间,他就从渊圣皇帝变成徐国公,又成了东海郡公。

其实他也没什么好可怜的。

当年二圣回归的时候,赵桓哭着喊着想回家,只求等当一个万寿宫使(岳飞和韩世忠现在的虚职),能当一个郡公,已经算是天大的恩赐了。

只可惜赵构不论多么恨他,都不能真的给他个万寿宫使,因为那样于理不合。

他不怕得罪赵桓,他怕得罪天下的士人和临安的勋贵。

……

李申之拿着几篇文章离开了临安府学,兴高采烈地回到了自己家中。

他满脸的轻松惬意,这次科举定当是稳妥了。

科举的考题经过他们几人的分析,猜得八九不离十,无非就是围绕朝廷现在的状态、赵构的性格以及行事特点分析,预测一下赵构将来的施政方向罢了。

赵构虽然怂了点,但是对于内政方面颇为上心。

南宋时期有流民归国,赵构给他们安置了土地并且免税,等到自己去世都没有征收过这些安置流民的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