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凡是涉及到具体操作的,不管是锅炉班,还是炼焦班,不管是钢铁班还是造船班,总体来说,他们都是有基础的。
就算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毕竟这些东西,大体上,都是相通的。
相对他们,比较难的,反而是那个氮肥厂,这玩意儿,他们别说没有见过,如果不是陈让,他们连听都没有听过,所以,陈让在选人的时候,则是以钓鱼山的人为主。
因为钓鱼山的人,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比他们多认识几个字,而且年纪,更容易学习接受新的东西。
对陈让的安排,他们自然也没有意见,他们来渔山书院,读书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找活路。
所谓找活路,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找份工作,活路活路,有活才有路,没活,那就是走投无路,他们只想活着。
不但想让自己活着,也想让自己的家人活着。
陈让办的这个公输苑,同样是免费的,每天不但教他们识字,也教他们技术,当然,也要让他们干活,其性质就是半工半读,犹如当年遍地开花的夜校。
这些人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陈让相信,只要持之以衡,虽然不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总归会离自己的目标近点。
随着渔山书院的各项工作走向正规,陈让操心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少,他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王安石交给他的,现在王安石最关心的,反而不是那五百亩田地,而是那个造船厂。
陈让现在要做的,就是跟负责船体设计的工程师,当年这个年代没有工程师这个称呼,但作为工科出身的陈让,还是觉得这个称呼不错,有感情,所以就沿用了。
负责造船班的这个人是梁翼找来的,真正的造船专家,叫做梁栋,梁家的那个造船作坊,几乎所有的船,都出自他的手笔。
同样是工匠,但大家族出来的工匠还是有些不一样的,至少,他们的文化底蕴却不是普通的工匠可以比的。
听梁爽说,这个梁栋是她的本家堂叔,在梁家的地位,仅次于梁翼,十七岁参加乡试,获得第一,至于为什么没有参加后面的会试,她就不知道了。
因为这件事,在梁氏家族,讳莫如深。
在自己最需要人手的时候,梁翼能把这么重要的人放到钓鱼山,放到钓鱼山的渔山书院,足见他对陈让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