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萧璋正在下河村和县里的同事一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竹溪河村,位于三河镇的最东端,旁依桃花江,在两山之间有水田、池塘,现在正处于夏末初秋之际,众多池塘里上种香菱下种藕,荷叶田田,在风中摇弋生姿,稻草人破烂不堪,东倒西歪。
不少水塘的水也排得差不多了,清塘捕鱼挖藕,裸露出大片的黑色污泥。
房屋也是各色各样的,最古老的宗祠,熏黑木制的;还有几座青砖黛瓦灰墙的徽派老宅;更有黄土墙的,上面隐隐约约能看见:农业学大寨,工业学XX。
当然还有红砖墙黑瓦的新房,只是侧面喷了几个字:
三株口服液,三代人的健康喜悦
还是地方病防治所的杨所长眼睛好使,
他拿出一个镊子在池塘边的泥巴里夹起一个螺丝,然后对大家说。“你们看,这就是钉螺。”
大家纷纷围上来围观这个臭名昭着的家伙。
长度只有几毫米,一个糯米粒大小,青褐色,非常不起眼,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高7——10毫米,宽3-4毫米,尖圆锥型,有6-9个螺层,壳质厚,雌雄异体,卵生……。”
大家根据这个特点,发现了不少钉螺。
“这里钉螺不少,估计有不少人中招。”
杨所长有点感慨,二十来年,这个病又出现了,他回头看看萧璋,个子高高的,话不多,是个好苗子,值得重点培养。
就是长得太帅,如果要过来,会不会招惹是非?
萧璋自然不知道杨所长的打算,即使知道也无所谓,他的目标已定。
调查队分组进行,一组人排查村民,以及一个村小的学生。一组人调查钉螺的分布情况。
调查队早出晚归,住在三溪镇,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排查清楚,形成一份报告上交卫生局和分管县长。
“现有得病人数为578人,包括老人、小学生、以及成年人,这还没有包括外出打工的人,现在村里再逐个通知他们去当地医院检查。收治工作主要由县医院进行……。关于消灭钉螺的工作建议如下:……。”
这些都不关萧璋的事情。
县医院外科副主任宋青书,今天遇到一件让他无法理解的事情。
他的一位远方亲戚,得了重病,在他的安排下在县医院住院救治。无奈老人病情特殊,请了县里市里好多专家都没有看好,如果再往市里送,家里经济条件又不允许,只得放弃,拉回家等死。
但是,令人震惊的是,今天这位亲戚居然活蹦乱跳一点事情没有,过来做检查。
这还是家里老太太一再要求,才过来复查的。
经过一番仔细地检查,除了原来就有的高血压、高血糖,其他指标好的很。
宋医生把住院部的主任请过来,再仔细看看各项检查指标,都觉得不可思议。
后来传到医院里,所有看过这个病的所有医生都过来围观,想探个究竟。
就问宋老爷子,找哪个中医看的?
本县是中医新安医派的根据地之一,有不少民间中医,有验方古方,有奇效。宋医生认为可能是哪个老中医看的结果。
结果宋家人都不说,只说一位神医看好的,偏不说是谁,说跟人家有约定。
宋医生猜有可能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李甘草,这人半路出家,也不是专业的,也许深藏不露。
病好了,总归是好事。只说原来的什么病,用什么治疗好的,没人说得清。
这世上疾病都是稀奇古怪的,吃百样饭,得万种病,也很正常。
其他医生都放下了,只有宋医生没放下,因为宋老爷子看的病是他主导的,各种症状组成的迷局,让他筋疲力尽,但就这样让人家轻松治好了?!
这个疑惑让他寝食难安,欲罢不能。
萧璋不知道,重生的那天救了宋老爷子,后面会引起波澜。结束调查队的工作,他没有立即去卫生院,反倒抽空回家去了一趟,已经是9月了,弟弟李玄明已经开始上学了。
灰溪村卫生所。
“李医生好啊!”
李甘草一看是大儿子,萧璋在卫生院的光荣事迹,已经通过“耳目”传到他耳朵里了,因此,时常感到骄傲。
这个世界最大的成就感,不是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是自己血脉的延伸比自己更优秀。
“咦,这不是卫生院的萧医生,辛苦了辛苦了,今天到我这儿来指导工作了?”
李甘草有点调笑地味道。
萧璋一听,却闻出不对劲来。连忙翻翻父亲开的药方存根,然后转移话题。
“大大,你这开的药,都便宜得离谱,我们家怎么生活啊?好歹给人家挂挂水,用用好一点的抗生素……。”
“你懂个屁啊!现在是不是以为自己是名医了,就能来指导你老子了?”
“我告诉你,萧璋,你应该学习你老子我的谨慎精神,不要遇到什么事情,不想想后路,一时冲动会害了你……。”
小主,
萧璋一听,暗恨,肯定是老黄在嚼舌根,明年不送茶叶给他喝了。面子上却要低头认错:
“大大,我知道了,你放心……。”
“放心?老子为你操碎了心……。”
萧璋只能听着,这时候暗暗焦急,这老妈什么时候来啊?来救驾啊!
结果,半小时过去了,救星还没有来,李甘草还在上课。
……。
“听说,沪省专家汪重楼主任在你们卫生院啊,看中你了?帮你讲话的?你这次回去带点东西谢谢人家。”
“好!”
萧璋老老实实回答。
李甘草敲打了萧璋以后心里舒坦多了。
儿子优秀是优秀,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要时常敲打,时常提醒,不要昏了头,不知道天高地厚。
李甘草总结自己行医做人的经验,就是谨小慎微,笑脸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