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笑道:“资金由我来提供,前期的投资都是分阶段的,又不是当场就拿百亿出来。”
“那资质呢?现在这块国家管控的比较严,基本很难弄到手。”
“还不是和以前一样,收购那些濒临倒闭的车企,资质不就到手了吗?”
张远继续说着:“至于技术这块也有相应的操作方法,入股相关车企的股份,实现资源共享。生产线、技术人员也是同样的道理。”
“刚好长海市暂时还没有新能源品牌,只要有足够的硬实力,政策这块应当容易获得扶持。”
“当然,我现在说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思路,真正实施起来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上述的这些,张远并非临时起意。
他一直想要在制造业进行布局,却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突破口。
其实造车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就两个字:资金!
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什么难点都能克服。
有了统子哥的折扣在,像入股其他车企获得生产线、技术这些,花费都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
看似要投入几百亿,实际上比这少多了。
这种惊天动地的项目一旦做成,不仅仅是名垂青古那么简单,同时地位也如同泰山一般安稳,任何人都不敢轻捋虎须。
这番设想胆子是大了点,未必没有成功的希望。
换个角度来想,别人没有系统都能干成的事,自己凭什么不能尝试?
即使失败了又能怎样?
又不是这辈子都不能翻身。
年少不得狂一狂啊!
这事也并非一定要找顾山明合作,肯定存在捷径。
收购其他车企比从零开始发展肯定要快得多。
但市面上的车企良莠不齐,光是新能源品牌就有一百多家,真正被大众熟知且靠得住的仅仅只有十多家。
其他的要技术没技术,要实力没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