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会算账的人,几番对比下来立刻就有人开始响应。
就是在买什么卡上面有些纠结,算了账的人都知道,充卡充的越多折扣越多,对她们来说越划算。
今日来的都是非富即贵,没有人愿意被人看低,怎么在自己负担的起的范围内充最多的钱可是让人好一番纠结。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怀初和秦夫人一个负责收银票一个负责登记信息。
特别的说明一下,大观园消费只认牌子不认人,同样一张牌子,家里其他女眷也可以拿着牌子来消费的。
你一百她两百,倒是最低级的银卡没有人选。
原本怀初的卡牌想搞的不一样点的,可惜这里技术达不到,只能就这么将就着。
为了区分,她让人在木牌上雕了不同的花纹。
登记、折算怎么计算、家里到底充多少两够这些问题还是有点绕的,怀初整个后半天都在帮助这些女眷们计算合适的面值。
当然,收钱也是收到手软。
等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她和秦夫人累瘫在了椅子上。
秦夫人身边的嬷嬷替她们整理好了各项数据,两人一通核算,今日一日就入了一千六百两。
虽说这些人预支款,可那也不容小觑,她们买地加基建外加各种人工开支,算起来投入了差不多八百两。
在这里头最大头的支出就是买地,这么一算今日立马就回了本。
虽然是累了点,可从目前的反响来看,效果非常成功。
……
不出所料的,大观园瞬间引领了西山城新的风潮,其后一段日子大街小巷流传的都是大观园的稀奇事。
其实无论是这种营业模式还是消费观念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倒是新奇的官夫人们,乐此不疲的在大观园里找到了新的乐趣。
比如夫人们喜欢的品茶聊天,再辅以一点胭脂水粉的调制,就又有不同的收获。制成的香粉胭脂还能带回去自用,这种每天来时手空空,回去满载而归的获得感也让她们乐此不疲。
夫人们天天在大观园玩的开心,家里的人自然能得点好脸色,如此一来家里的家庭氛围好了许多,哪怕是后院有狐狸精也不能影响大家的好心情。
人只有走出去才能感觉到海阔天空,才能活的清楚。
这也间接的让官老爷们过上了家庭和睦的好日子,这些原本还对大观园心里颇有微词的官老爷们,一下子品出了好坏,再也不敢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