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好,李鹤年,既然你都这么笃定的说了。
那朕就把筹集治河银两这一事儿,交给你和李中堂来办,朕特许你们,可以借治河一事,在京畿地区,开设练饷局、筹赈局,所得银钱,国库分文不收,全都用于治理河道一事。”
“臣...臣领旨。”
李鹤年如梦方醒,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是被皇上给下了套呀,筹钱二字,说来容易,实则,比自己往年在黄河口搬碎石子儿还让人心力交瘁。
“翁师傅。”
翁同龢侧着脑袋,正用宽袖掩嘴偷笑,听到光绪叫他,赶忙止住笑容,躬身垂听。
“前期的灾民救治,布赈施粮一事,就由你来负责吧,你先把库银里能支用的钱都拿出来。
前面如果腾挪不动的话,你与李中堂商量一下,从直隶的藩库中借调一些出来,先把事儿给办好了,期间的帐,你后面再跟他慢慢理对。”
翁同龢听后,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凝固,救治灾民,这可是苦活累活。
救灾期间,吃不好睡不好,那是常态,另外,还得时刻提心吊胆,提防灾民生疮害病,病死在了自己的辖区,因为洪灾闹瘟疫的事情,自古以来,数不胜数,而后,又得担心物资分配不均,造成灾民纠集闹事。
当然,为啥历代官员们都不爱干这事儿,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这件事情做得好,是理所应当,为官本分;要是做不好,那就是千夫所指,朝廷巨蠹。
“潘祖荫。”
“臣在!”
“等灾民安置妥当了,你就跟朕一起,到永定河堤去看看,到底要怎样,才能彻底治住洪灾,你作为工部尚书,于水利、河运方面是行家,你务必要给我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
皇上今日行事,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确有明君之相,大清盛世,时不远矣...
潘祖荫一想到这里,难忍鼻酸,眼眶湿润,他的声音颤颤巍巍:
“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