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不少顶尖工程师是知道这种钛铝合金的大概制造工艺,但却始终造不出来。
这就是加工细节以及高温融合器方面的技术不到位。
这类合金,放眼全球,也只有米、岛、俄三国实现了大规模量产。
俄国还是祖上风光留下的“遗产”。
而华夏在这方面,还是停留在实验室制备阶段。
目前歼二十所使用的也只是中强度,延展性相对较差的TC—4DT钛合金。
不过话又说回来,使用这种材料,其实是减轻了机体的重量,提高了一些机体的飞行速度,只能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
而且光说材料本身还不够,想要得到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合金,还需要考虑晶相。
就目前的材料学领域公认的提高金属的强度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超大的结晶,最好就是整个材料就是一个结晶构成的,内部没有晶界,错误为0。
但这种技术很难用在太大的金属构件上,多用于发动机,单晶合金。
第二种就是让晶粒尽可能的小,不同原子的结晶错误尽可能的多,这时候受到外力,晶粒就会沿着晶界发生相对滑动。
但是由于晶粒太小太多了,错误也太多了,相对滑动的方向不一致,滑动和滑动会互相卡住对方,难度也就跟着提高了。
郭远不是学的材料,即便有01找来的特别详细的资料,看完以后也是对这些东西也只是一知半解。
“算了,既然看不懂就不看了。”郭远关闭了界面。
“01最近有没有什么比较有意思的东西?”郭远问道。
“检索中......连锁完毕!”
随后电脑屏幕中出现了一大串的链接,郭远快速浏览了一遍,发现大多都是什么花边桃色新闻。
其中有两个链接引起了郭远的注意,一个是:“马斯克认为碳基生命是硅基生命的引导程序。”
一个是“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二氧化碳合成了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