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不仅会打听大学的生活,也会询问高中的课程难不难的问题。
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周小弟和周小妹就回屋写作业了。
既然是暑假,自然就少不了暑假作业。
即便七十年代末,还没有成型的‘寒假作业’,但学校老师仍旧会布置作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为别的,就是不想学生们,忘了学过的内容。
等两人离开以后,卫诗云才和周木兰,聊起婚礼准备的情况。
“婶子,东西都准备好了吧?”
“要是缺什么,或者有不方便准备的,你说出来我去准备。”
“我家卫国在首都营区当兵,我和孩子们的户口也迁到了首都,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首都人了。”
“真要办点什么事,也还是很方便的。”
打从凌卫国在首都营区任职,卫诗云和凌骁兄妹的户口,也随之迁到了首都。
作为新晋的首都人,卫诗云确实有资格说这些话。
而听了她的话,周木兰确实是上了心。
“你要这么说的话,婶子还真有点小忙,需要你这个本地人搭把手。”
和卫诗云熟了以后,周木兰说话也是有了她的风格。
就像这会儿的回答,要放在以前,她是不敢这么随性的。
开个玩笑,周木兰才说起正事。
“我和你吴叔结婚,婚事都是他一手操办的。”
“我又帮不上什么忙,就想做身衣服给他。”
“但是,大红色的布料难寻,这事我实在是犯难。”
“你有没有这方面的渠道?”
问这话的时候,周木兰还有点小心翼翼。
虽说外面的大环境好了,但布料的供给,也还是一件供不应求的事。
要能在卫诗云这里打探到消息,对周木兰来说就是再好不过的事。
听到周木兰的需求,说实话,卫诗云还是松了一口气的。
如果只是物资方面的需求,她还真能帮得上忙,谁让她是携带物资穿过来的。
“婶子,你要问的是布料的事,我还真能帮得上忙。”
“如果不着急的话,我去家里拿料子。”
“待会儿拿过来给你瞧瞧。”
知道卫诗云有喜庆的布料,周木兰的眼睛都笑弯了。
如果不是常年操持家务,导致眼角有了褶子,容色还是无可挑剔的。
“那行,婶子就谢谢你了。”
“布料你是什么价格买的,婶子原样付给你钱票。”
“真要是白给,我可就不好伸手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