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栽早稻

清水河畔 星际开发 880 字 17天前

到了栽早稻的时候,乡亲们相互换工帮忙栽田。拔秧的人们挑着篻箕,篻箕里放着一大束用来捆秧苗的稻草。

来到秧田里,秧苗长得近十五厘米高了,秧田里水面被蓄深了一些,便于清洗秧苗。大家纷纷挽起裤腿,赤脚下田,刚下田的时候,觉得有点微凉,过一会儿就适应了。

每人从那一大束稻草里面抽出一小把稻草,浸泡在身边的水里,就开始动手扯拔起秧苗来。刚开始学拔秧苗的人扯拔较慢,往往容易把秧苗扯断。熟练的人左右开弓,双手扯拔秧苗,扯拔足够后,合在一起,捏紧秧苗茎秆,开始清洗秧苗根部的稻泥。清洗好后,然后拿一、二根稻草捆扎成一个秧。

秧苗根部的稻泥清洗也有讲究。一般来说,清洗的越干净,栽田分秧的时候越容易分开,但是清洗的越干净越不利于秧苗生长。如果秧田离栽种的稻田较远,秧苗根部的稻泥就被清洗的比较干净,挑运的时候轻快点。如果栽种的稻田较近,秧苗根部留些稻泥也无所谓。

原先铺满猪、牛粪或野花野草的早稻田里,长富早就开始犁田、耙田了。栽田讲究的是栽浊水田。刚耙完一丘稻田,人们把捆扎好的秧用篻箕挑来,每隔不远的位置投放一个秧。等稻田里的秧投放的差不多了,大家就开始栽禾了。熟练工栽田只见插秧的手上下快速地动,一行行秧苗飞快地立在稻田里。秧苗入水声小,栽下去的秧苗在稻田里直立得整齐。不熟练的人分秧、插秧都比较慢,秧苗入水声大,栽下去的秧苗东倒西歪。就像跳水运动员一样,优秀的跳水运动员动作优美,一蹴而就,入水溅起的浪花小。反之溅起的浪花大。等所有的稻田栽好禾苗后,大家来到沟渠里把手脚上的稻泥清洗干净,挑着篻箕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有力跑到稻田里看了看,经过一晚上的沉淀,泥粒浊水沉静下来,覆盖在秧苗根部,秧苗都朝上生长着,浊水田变成了清水田。

刚栽下去的禾苗不适合施草木灰肥。过了五、六天以后,有力去林山中挑来草木灰,洒在稻田里,希望禾苗长快、长好一些。

稻子长在田里的身姿很好看。细细长长、娉婷袅娜,看起来既柔顺又光滑,呈现出一种天真烂漫的模样。那一片片刚栽好不久的禾苗像是无数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站立在一起。它们是以站的姿态完成一生的行走,只有风拂来的时候才躬一躬身,然后挺直腰杆。刚栽好秧苗的稻田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南风吹起的季节,绿油油的稻子随风左右摇摆;他曾经历过阳光雨露,也曾经历过暴风骤雨,但柔软笔直的茎却未被折断,待秋天来到他饱含稻穗的头就悄然低下,那里面充满了智慧和感悟。风吹翻了水稻的结构,吹动了水稻的情结。有力一路踏着水稻的青春,在水稻的目光里缓缓行走。

那时候除草剂十分罕见,过了一段时间禾田里长了一些杂草,人们开始薅田了,有力用脚将禾苗间的泥土松动一下,便于禾苗根系生长。用力用手将杂草拔出。有一种稗,幼苗像稻,杂生于稻田中,跟水稻争肥夺光,是一种害草。刚开始的时候有力不会辨识稗的幼苗。后来听长富说:“稗幼苗像稻,但叶鞘无毛,没有叶舌和叶耳。与水稻最明显的区别是稗的叶脉呈白色。稗的生命力极强,拔掉以后不能丢在稻田里,否则稗要复活,要将稗丢到稻田外。”

薅完田过了三、四天,有力又去林山里挑来草木灰,给水稻增肥。水稻长势喜人,很快水稻分蘖,孕穗,需要加强水分管理。有力给稻田灌入深水,以此来保护孕穗的禾苗,防止干旱造成颗粒不饱满。长富往稻田里洒一些石灰,说是可以给水稻治病,防止水稻倒伏。六、七天以后,水稻开始抽穗了。

为防止害虫祸害水稻,长富在稻田里点灯,淹杀害虫。但只靠点灯护稻是不够的,看见水稻长了稻螟虫。长富用六六六混合黄土粉末,洒在水稻上杀虫。那时候农民使用的农药主要是六六六和滴滴涕。由于这两种农药化学性质较稳定,分解缓慢,对人畜有毒,对环境有害。国家从八十年代停止生产六六六和滴滴涕。九十年代开始全面停止使用六六六和滴滴涕。禁用二十年后,它们还没有消失。随着科学的发展,新型农药如同雨后春笋,被大量成功研制出来。新型农药主要指以动物、植物、微生物本身或者它们产生的物质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农药。新型农药用来防治病虫害,具有安全、高效、低毒、无公害、易分解等特点。

有力早、晚都要去稻田里看看。大雨天要深挖渠,防止大水冲毁稻田。天旱的时候要深蓄水,防止水稻缺水,谷粒不饱满。顺便砍削掉田埂上长高的杂草,置于禾株间用来沤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