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吓个半死

祁山一开始还没听懂,后来听赵与芮点拨,马上心领神会。

其实就是祁山让儿子在外面成立个公司,先采购一批,然后赵与芮在所里的名义到祁山儿子公司采购。

一进一去,让祁山儿子赚了十万。

“妙啊,妙啊。”祁山儿子祁威原本是个捕头,没想到还能这么赚钱。

关键帐面上看不出任何不妥。

赵与芮走的公帐,代表小旗所采购。

然后赵与芮要扩建小旗所,建房,重新装修。

装修的事交给总旗郑得志小舅子,又让郑得志赚了五万。

建房的事他让老朱和老张的大明贸易集团公司来。

两人手下也是有懂的工人,含泪赚了三十万。

这么搞了下。

赵与芮和老朱三人已经是个小富翁了。

他小旗所帐面上,还有近一百万。

此时他向祁山申请,因为小旗所还有消防救火的任务,请求加人,加临时工。

祁山一口答应。

赵与芮又从老张和老马那里招了二十个人。

但临时工也好,主要的工资是朝廷发的。

这事还得报上面的千户同意,再报朝廷批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地方衙门也要承担部份工资,所以地方衙门也要同意。

此时赵与芮的ktv生意也比较好,加上老张老朱的码头脚力活,三人每月最少都能分个上万块,三人是越来越有钱了。

三人的大明贸易集团公司,也算初具规模。

九月下旬,天还是很热。

这天赵与芮和胡翩儿在ktv呆了一下午,除了没有实质性的,该干的都干了,弄的胡翩儿出来半天脸还是红的。

送胡翩儿回家后,赵与芮叫了常遇春,张右丞,带着两人前往县衙,拜见县令郑士文。

赵与芮要加人,锦衣卫内部阻力不大,县令态度是关键,工资有一部份要从地方衙门出,一般人肯定不愿意。

现在大元整体财政状况都不好,郑士文和你非亲非故,凭啥为你出钱?当然,定海县和庆元府也算比较发达的富裕府县,换成其他穷县,赵与芮想都别想。

赵与芮也是做了功课来的,在他来之前,百户祁山已经当面和郑士文提过一次,郑知县没表态,没说同意,也没说行。

这在赵与芮看来,是可以运作的。

换成他是知县,这钱又不要我本人出,反正是公家出钱,要是我自己有好处,肯定乐于做个顺水人情啊?

他等到今天才来也是有原因的。

最近他和胡翩儿鬼混的多,据胡翩儿道,她父亲胡典吏常在家里念叨。

县里最近要做件大工程。

知县很痛痛。

什么工程呢?

大元这几年粮税情况不太好,在失去安南这个产粮大区后,粮食产量也受到影响,加上最近几年老是天灾兵祸的,现在粮食有点不够。

庆元府这里是大元发达府城,不但经济发达,粮食产量一直也不错。

而赵与芮当年在这里,主营白,老百姓们为了卖个好价,很多人粮田不种,改种甘蔗,定海这里县里自己也有近一万亩田种的是甘蔗。

现在白连民间也会制了,白价格也被打下来了。

所以朝廷决定,让定海县的一万亩甘蔗,改种粮食。

包括这个工程的还有原来的造厂,部份工厂也要改成粮仓。

这可是大工程,从庆元府,到临安府,好多老板托各种关系,来找郑知县,想拿下这个工程。

据说总投入要上千万,甚至几千万,但朝廷底价多少只有郑知县自己知道。

最近这半个月,上上下下到处有人托关系来找郑知县,郑知县非常焦虑,不知道给谁干好。

大元的朝廷工程是赵与芮在元贞后期定制的。

套路和后世不一样。

通常是朝廷先定一个额度,然后让下面的报价,然后从最接近的几个人里挑一个。

比如这次,朝廷核准郑知县按自己财力来。

即本级财政和庆元府财政,朝廷和省一级各支持两百万。

庆元府也表态支持三百万。

这样他手里有了七百万。

然后定海县自己账面上还是挺有钱的,他会和相关部门的官员,设计,工匠等讨论了很久,认为重新改造一万亩田,加工厂改建粮仓要用到两千万左右。

而且他想借机会,把县衙和家里装修下。

这是可以插进粮仓工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