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好戏开场

第453章 好戏开场

从西汉开始,因黄河屡次溃决,从而使水患影响到济南,中间当然也有人治理过,比如东汉王景治河,在荥阳和利津筑堤入海口,这个‘东汉河道’用了上千年,效果还不错,进入宋朝后,黄河又是多次崩决,景佑元年(1034)、熙宁十年(1077)、金朝明昌五年(1194)都有决堤,其中熙宁十年的大决,分成两股,有一股合北清河入海。

北清河即流经济南的清河(古济水),这是影响到济南最近最重要的一次改变,至此,黄河已经严重影响到济南。

后伪齐刘豫开凿小清河,然后南宋初杜允决堤引河入泗水,黄河大部份南流入淮,之后就要等到几百年后的咸丰改道,黄河代替了大清河成为贯穿济南的重要河流,影响非常巨大。

赵与芮之所以有把握敢治理河道,主要是他思想和古人不同。

古代人怎么治理河道?

大部份古代人都是亡羊补牢,即有了水患决堤了,然后才开始治理,如果遇到国家巅峰时期,有钱有人还好点,要是遇到天灾人祸,皇朝晚期连治理都可能无力。

比如咸丰年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之后,河水漫延上百里,淹了四十多个州县,而当时正是太平天国造反,朝廷疲于应付,无力治理,只能随意疏消,让水患漫流改道了二十多年,等平定了太平天国之后才有空顾到,也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赵与芮让吴潜、汪纲等朝廷精于水利的官员分成两批各带一批人,前期跑全国所有重要河道口,观察哪个方位容易决堤,假设决堤之后如何治理,最后形成文案图纸上报朝廷。

他们前两年跑了个遍,形成文案递给赵与芮后,赵与芮看完,让他们互相换个位置。

古代疏理淤泥是最难的,没有现代化机械,全靠人力。

赵与芮带着水利大臣们预演了黄河的决堤,用赵与芮的话说,就算黄河将来不会决堤,但咱们的水利建设,也有利于当地百姓。

后世咸丰年间的改道是朝廷无力治理,任洪水窜流形成的,所以后面天灾不断,水窝连绵。

元贞七年,朝廷在大清河四周开启水利工程。

这可是个大工程,黄河在河南有七百多公里,在山东有六百多公里长。

但仅仅加筑是远远不够,第二步还需疏理河中淤泥。

吴潜和汪纲主要分三步走。

再整合两波人的方案,让他们再综合比较,形成第一步治理目标。

泺口因地处古泺口而得名,位于济南城北,南靠小清河,北临大清河,明永乐时,在泺口设四大盐仓,占地三百余亩,是山东盐引最大的转运枢纽,当时销往江苏,安徽、河南的盐引皆从这里走出去的。

第三步是改道。

在明朝永乐年前,小清河和大清河一直是济南的重要盐运通道,后来小清河积淤决溢,以致船不能行,最后只能全靠大清河。

将来一旦再有黄河决堤,加上大清河河道比较弯曲,到时下游都会被淹。

其实这种问题,只要有人认真研究,实地勘察下,都能发现,但古代最高统治者不发话,下面的人通常也不会认真去做。

朝廷又分为四级,一级是急需加巩的区域,四级是可以缓缓的。

城中的百姓因为有济南城在不会被淹,但城外肯定要倒霉。

等吴潜赶到济南城北泺口附近,就见附近船来人往,商贩如云。

赵与芮其实对治理黄河一窍不通,但在他穿越者的加持上,大宋的水利臣工们及早的发现了将来的水患问题。

而大清河原本是一条狭窄的地下河,早期宽仅十丈,深仅数尺,深和宽都远远不如黄河,别说黄河决堤,就是遇到连绵的雨季,雨水量大后,就会有水溢出来。

吴潜为此专门被调到山东为制置使,工部侍郎陈戴带领工部人马全面辅助他。

其中还学习了光绪年间的做法,迁移了附近部份百姓,将当地挖成河道,四周筑起高坝,主动改道。

四川的主销陕西和宁夏,甚至西域。

他的蒸汽抽水机已经发展到可以代替大量的人力,从而减少人工挖掘放水这种艰难的工程。

同一时间,汪纲到河南任河南制置使,与吴潜同时治理。

等到水灾发生了再补,往往已经晚了。

通常的做法是先截断一截河道,排干水后,再用人力,这种事费时费力又费钱,所以历代王朝少有这么干的。

毕竟这些地方不迁移,将来也可能被水淹没。

因为黄河泛滥主要是在河南决堤,从而影响到山东。

唯一的难度就是必须在蒸汽抽水机旁二十四小时的燃烧蒸汽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