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明宫

“殿下,徐将军求见。”姚广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

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立刻站起身来,亲自迎接徐达。在书房中,两人相对而坐,气氛凝重。

“徐将军,深夜来访,必有要事。”朱棣开门见山。

徐达直视着朱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殿下,老臣今日前来,是想与殿下坦诚相见。”

朱棣的心跳加速,他知道,徐达的话中必有深意。“将军请讲。”

徐达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殿下,老臣虽然年迈,但对大明的忠诚未曾改变。太子殿下仁慈,但的确如殿下所言,国事繁重,需要有大才大略者来承担。老臣愿意支持殿下,但也希望殿下能够承诺,一旦大事成,必将以民为本,以国为重。”

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知道,徐达的话已经表明了他的立场。他站起身来,向徐达深深一拜。“徐将军,您的支持,如同给了我千军万马。我朱棣在此立誓,若能登基,必将以民为本,以国为重,绝不辜负将军的期望。”

徐达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已经做出了选择。他站起身来,向朱棣回礼。“那么,老臣将尽我所能,为殿下效力。”

两人的手握在一起,这一刻,他们的命运已经紧密相连。朱棣的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有了徐达的支持,他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

随着徐达的加入,朱棣的势力如虎添翼。老将军不仅带来了自己的忠诚,还带来了他在军中的人脉和影响力。朱棣的府邸变得更加繁忙,武将们纷纷秘密来访,讨论着未来的大计。

在紫禁城的另一端,太子朱标却对这一切浑然不觉。他的性格温和,不善于权谋,更倾向于文学和艺术。他的书房里堆满了书籍和画卷,他更愿意与文人墨客交流,而不是与武将们勾心斗角。

“太子殿下,您必须警惕四皇子的行动。”一名心腹太监低声警告朱标。

朱标抬起头,他的眼中充满了疑惑。“四弟?他是我的兄弟,为何要警惕他?”

太监叹了口气,他知道太子的仁慈,但这也是他的弱点。“殿下,宫廷之中,权力的斗争是无情的。四皇子近来频繁与武将接触,恐怕有所图谋。”

朱标的眉头紧锁,他不愿意相信这一点,但太监的话让他不得不考虑。“那你认为我该如何做?”

太监凑近朱标,低声说道:“殿下,您需要建立自己的势力,以防万一。”

朱标沉默了,他不善于这些权谋之术,但他知道,为了保护自己和母亲,他必须做些什么。“那好吧,你去安排。”

与此同时,朱棣在府邸中与徐达和其他武将们商讨着计划。他们决定在即将到来的秋猎中,展示朱棣的武力和领导力,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支持者。

“秋猎是展示武力的最佳时机,我们必须确保殿下的表现出色。”徐达说道。

朱棣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场狩猎,更是一场权力的较量。“我会全力以赴。”

几天后,秋猎的日子到了。皇帝朱元璋带领着皇子们和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地前往皇家猎场。朱棣穿着一身猎装,骑在高头大马上,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

猎场上,皇子们各显身手,箭矢如飞,猎物纷纷倒地。朱棣的表现尤为出色,他不仅射中了多只猎物,还在一次与野兽的直接对抗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和力量。

“四弟真是英勇!”朱标在看台上赞叹道。

朱棣抬头望向看台,他的目光与朱标相遇,两人的眼中都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朱棣知道,他的表现已经引起了朱标的注意,但他也知道,这只是开始。

随着秋猎的结束,朱棣的名声在京城中迅速传开。他的英勇和武力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和支持,他的势力在暗中迅速扩张。

夜幕降临,朱棣回到府邸,他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他知道,随着势力的增长,他离目标越来越近,但同时也意味着风险越来越大。

“殿下,我们收到了一封密信。”姚广孝匆匆进入书房,手中拿着一封密封的信件。

朱棣的书房内,烛光摇曳,他小心翼翼地拆开手中的密信。信件来自一个不具名的线人,内容简短却充满了分量:

小主,

“太子有异动,需谨慎。”

朱棣的眉头紧锁,这封信虽然简短,但透露出的信息却让他感到不安。他知道,朱标虽然性格温和,但在太监的怂恿下,也可能成为他计划中的一个变数。

“姚先生,你怎么看这封信?”朱棣将信递给姚广孝,寻求他的意见。

姚广孝接过信件,仔细阅读后,沉思片刻。“殿下,这封信虽然简短,但信息量巨大。太子若有所行动,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朱棣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变得锐利。“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制定对策。”

姚广孝建议道:“我们可以加强对太子府邸的监视,同时在朝中寻找可能的盟友,以便更好地了解太子的动向。”

朱棣同意了这个计划,他知道,信息是这场斗争中的关键。“那就这么办,姚先生,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与此同时,朱标的府邸中,他也在与自己的心腹太监密谋。太监建议朱标在朝中寻找支持者,以对抗朱棣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殿下,您需要展示出您的决断力和领导力,这样才能赢得更多人的支持。”太监低声说道。

朱标虽然不善于权谋,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毙。“那你认为我应该怎么做?”

太监建议道:“殿下,您可以在朝会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展示您的治国理念。同时,您也可以私下拜访一些老臣,争取他们的支持。”

朱标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好,我会按照你说的去做。”

几天后,朝会上,朱标首次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他提倡减轻赋税,改善民生,这一提议得到了一些文官的支持,但也引起了一些武将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