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斯特出口打破沉默:“俄罗斯的情况目前我们无力干预,时刻紧盯布尔什维克就可以了。唯一的变数就是东线了,西线未来一年估计是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的。”知道谁是最后的赢家,盯着谁就可以了,而西线直至战争结束都没有什么大变化。
保罗·马丁道:“我已经和英国海军确认过了,3月18日我们就可以出发了,回有两艘军舰与我们同行,直接护送我们到达塞浦路斯,然后归入英国地中海分舰队,另外汤姆·戴维斯传来消息,因为齐默曼电报事件中的内容(德国试图诱使墨西哥对美国发动攻击,以阻止美国介入战争。)美国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于3月1日将电文内容公之于众,引发了美国民众的强烈愤怒,目前美国民众反德情绪高涨,很可能美国会改变中立的立场。”
美国现任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英语: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1856年12月28日,伍德罗·威尔逊生于弗吉尼亚州斯汤顿的一个牧师家庭,祖先大部分是苏格兰血统。
威尔逊16岁进入戴维森学院,29岁获博士学位,30岁开始在大学任教。1902年发表的《美国人民史》被认为是其学术上的最高成就。
同年威尔逊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1909年当选为新泽西州长。1912年总统大选中,由于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的竞争分散了美国共和党选票,以美国民主党人身份当选总统。
是美国第28任总统,政治家,文学家。
“美国想要提升国际地位的野心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就他们目前的军事实力,最多也就是提供一些后勤援助而已,想要出动百万大军影响局势最少也得一年后了。”
美国虽然今年4月就加入了战争,正式对同盟国宣战了,但是在1918年初才派遣大军抵达了欧洲,而且战绩不理想,致使战争结束后依旧被欧陆各国看不起。
想到这里阿雷·斯特继续对保罗·马丁道:“既然美国出问题了,那就让汤姆·戴维斯回来与我们在奥斯曼伊切尔(梅尔辛)汇合吧。”因为现在的美国在未来二十年内对我们毫无用处,不值得投入大量的资源。
保罗·马丁道:“好的,我会安排好的。”
阿雷·斯特见没人还有事要说,便起身道:“没有其他事,就都去准备吧。”说完我便率先离开回到了房间。
次日一早,阿雷·斯特站在窗前,看着下方的河流与街道,微风轻轻吹过,掀起阵阵波澜。阿雷·斯特微微眯起眼睛,看着忙碌的人群,以及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归国的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波可士精心安排着归途的安全与路线;
凯尔其多则忙碌地指挥着设备装船,检查设备的情况,凯尔其多不断地检查着每一个箱子,确保设备的安全。他的脸上满是汗水,却没有丝毫的懈怠。这些设备,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石,容不得半点闪失。
保罗?马丁则与汤姆?戴维斯联系,并让他尽快安排回国与众人汇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1917年3月18日,他们归国的日子也到了。众人的心情也变得有些紧张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