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东北方向那片连绵不绝的山地,其中的1071.1高地,又称东山,不仅是这片区域的制高点,更是战略上的“眼”。从这里可以鸟瞰整个下碣隅里,视野开阔无阻,对控制该区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军事上,占据了东山就意味着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能够监视敌军动向,实施有效的火力压制和战术部署。
下碣隅里,这个看似平凡的地方,却承载着极其重要的战术地位。它犹如一扇关键的大门,一旦拿下并关闭,长津湖地区的米军便将陷入绝境,无处逃生。
在那个漆黑而寒冷的夜晚,1950年11月27日,时间悄然来到午夜时分,志愿军第20军58师的战士们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长津江边,风雪交加,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十多度,江面结着厚厚的冰层,但在战士们心中燃烧着熊熊斗志。
“同志们,过了这条江,就是胜利的曙光!”172团团长刘志坚的声音坚定有力,穿透了呼啸的寒风。他身先士卒,第一个踏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中,带领着战士们开始了这场生死考验。
战士小李紧随其后,牙齿不由自主地打着颤,但眼神里满是对胜利的渴望。“班长,你说,这江水冷得能冻掉鼻子,可怎么就冻不掉咱们的决心呢?”他开玩笑似的对身边的战友说,试图缓解紧张气氛。
“因为咱们心里有火,有信念的火,比这江水还烫!”班长老张拍了拍小李的背,鼓励着他。他们的身影在昏暗的夜色中显得渺小,却异常坚定。
经过艰难的跋涉,战士们终于抵达对岸,身体几乎冻僵,但他们没有片刻停留,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战斗准备。在刘志坚的指挥下,172团和174团迅速展开攻势,目标直指富盛里和上坪里,这两个战略要点的攻克,对于合围下碣隅里至关重要。
“上!打鹰酱,拼了!”刘志坚一声令下,战士们如同出笼的猛虎,勇猛地向敌人阵地发起冲击。
“砰砰砰!”
“轰轰轰!”
“隆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