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开始呼吁“和平”了,他不停的通电全国,号召各系军阀平息战端,就差没喊出“华人不打华人”的口号了。
于右任虽然和校长有矛盾,也经常和汪某人搅和在一起,但他如今居然站在中央军这边!
或许是害怕中央军战败后,国家又变得四分五裂,于右任已经开始为校长各种积极奔走。
校长还制定了一个“和平运动”,于右任负责规劝汪某人,希望召开国党临时全国会议,协商解决前面两届国党大会的纠纷。
这是校长向汪某人做出的妥协,因为前面两届大会的主要矛盾就是汪某人一系的争权行动失败。
汪某人当然不同意,如今反蒋形势一片大好,眼看着就能逼校长下野,怎么可能和他冰释前嫌。
张群是“和平运动”的又一执行者,他负责率队说服张汉卿,并非请张汉卿入关帮忙打仗,而是当裁判,站出来调停,大家休兵罢战,一切矛盾完全可以靠政治手段来解决。
还真别说,由于国党内部有萧同兹之类的人,强大的宣传力下,“和平运动”居然得到广泛认可,许多名人学者跟着公开呼吁各方停战。
校长拥有国民政府的大义,又裹挟民心,社会舆论完全朝着他一边倒。
可惜战争不是你想开就开,想停就停。
尤其还是在敌人形势大好的情况下。
反蒋联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特别是冯玉祥的西北军,完全可以用所向披靡来形容。鲁省、豫省两地的中央军甚至对他们产生了恐惧心理,每次得知敌人是他们,中央军的将领们就不敢上前。
不得已之下,校长只能再度北上,到前线去亲自督战,希望能够提升军队士气。
冯玉祥侦查到中央军的动向,提前布置口袋阵,想要把在鲁省的中央军一锅端。幸好西北军那边有高级将领被校长买通,悄悄发来密电泄露军事计划,校长连忙命令部队改变进军路线。
即便如此,中央军精锐也没有完全撤出包围圈,负责掩护撤退的张治中部损失惨重。
但西北军表现出的战力如此恐怖,反而让联盟里另一大巨头阎锡山感觉不安。
他私自克扣了许多给西北军的军粮,身为联盟大哥,他自己的部队待遇优厚,不仅按月发军饷,补给充足,而且还给士兵配发罐头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