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神仙笔与晚霞

世间长生仙 化三生 3589 字 1个月前

在梦里。

他梦到自己拿上这毛笔,去贯县当铺里典当。

没想到这毛笔果然价值不菲,让他换到了五两银子。

之后去往赌坊。

他这次运气也好,兴许是长年输后的时来运转,让他把所有人的钱都赢来了一遍,亦把自己多年来的本钱给赚回来了。

可又在这梦里。

李伯忽然赶来赌坊,劝告他及时收手,并告诫他,让他把毛笔从当铺内赎回来。

只要赎回来,李伯会去百里外的贯山,请贯山神,让山神用这毛笔教他写字、作画。

正在兴头上的李徽虎却是没听,也不想学什么写字作画,更不相信虚无缥缈的神鬼一说,反而是仗着时来运来,继续和那些赌客开骰子。

之后。

李徽虎运气更好,依旧在赢,赢得盆满钵满。

手旁的银子已经有一百五十两。

但他却没有丝毫还李伯钱粮的心思。

哪怕此刻赢来的钱财,只需要拿出一成,就可以还清所有账。

李伯就在旁边看着,也没有开口询问。

李徽虎看到李伯不提钱,自然是也装作哑巴,分毫不提此事。

但在外界。

毛笔上的灵光却渐渐淡去,收回了所有的神异,又和李徽虎才见时的一样。

同时在梦里。

李伯等待片刻后,也摇摇头转身离去,不再言劝。

他离去时,赌坊外也来了一众捕快。

捕快旁还有一人,是当铺的掌柜。

他手里拿着一支干裂的毛笔,向着一众捕快道:“大人,就是此人拿这物到我铺里骗取银两!”

掌柜话落,一众捕快上前,就把发愣的李徽虎扣押在地。

他赢来的银子则是被一众赌客抢走,又一哄而散。

捕快们却不管。

..

“那都是我的钱!”

李徽虎猛然起身喊出,喊出的第一句也不是向捕快求饶。

只是等他惊醒后,才发四周还是自己的房舍,并不是赌坊。

窗外的天色也完全黑了下来。

又借着窗外月色,看到床边的毛笔还在。

他长长的呼了一口气,知晓刚才所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

但梦中赢钱的一事,这是不是一个好兆头?

他想到这里,就赶忙起床,又在灶房随便搞一些吃的,就背着粮食和毛笔出院。

院外,正在村内散步闲聊的众人,当看到李徽虎匆匆的离去,倒是接连摇摇头,知道李徽虎又要去赌,但都没有说什么。

最后还是有人小跑到李伯家中,言告了李徽虎又出村。

李伯暗叹一口气,还是拖着年迈的身体,在自家儿子不情愿的搀扶下,快步追上了将要出村的李徽虎。

只是还没等李伯劝。

李徽虎就大手一摆道:“大伯,你是不知,今日我的运气好,等晚上赢了钱,我绝对还大伯!”

他说着,又看向大伯的儿子,“大兄,我绝对不会赖账,你就放心吧!”

话落,李徽虎就大步的向着最近的贯县行去。

等夜再深一些。

来到县内,找了一家还在开门的当铺。

李徽虎把毛笔拿出,让掌柜的估价。

掌柜望着这似玉似石的毛笔,感觉此物样式奇特,像是玉石打磨而成。

但拿起来却又轻如树枝。

掌柜琢磨片刻,就知晓这毛笔绝对是某些达官贵人用的上好玉笔。

且他也听说过,某种玉石就如树枝一样轻,其上还有树木的花纹。

只不过不好打磨。

再瞧这毛笔天然的纹路,没有一丝一毫的打磨痕迹。

这种笔,最少价值五十金,也即是五百两银子!

就不知怎么会出现在眼前汉子的手里。

掌柜思索着,心里微动,又瞧这汉子打扮。

小主,

身后背着粮食,穿着干活时的衣袍,衣袍上还有几个补丁,应该是附近的农夫,不像是他打磨成的。

难道是捡的?

掌柜心里生出了主意,开口报出五两银子,先探探底,看看这汉子识不识货。

谁知李徽虎听到这五两银子,倒是高兴的应下了。

这一应,也让掌柜差点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

这汉子,是不识货。

只是等画押盖印之后。

李徽虎从当铺出来,又兴高采烈的去往了赌坊后,才忽然感觉五两银子的事好像似曾相识。

尤其等到了赌坊,连赢了几局后,他更是心里一揪,总感觉这一幕好像在梦中见过。

之后,好像是李伯要来?

最后,是自己被抓?

他心里想着,又看着手旁连赢几局后的十五两银子,没有任何收手的意思。

如果梦中是真的。

那就等李伯来了之后再说。

他在此之前还能再赢不少。

直到再赢了三局后。

他望了望手旁的银两,他隐约记得李伯该来了。

李伯来了之后,还能再赢不少。

也如他所想,此刻的赌坊门被从外推开。

但走进来的却不是李伯,而是数位捕快。

捕快旁边正是那位掌柜。

掌柜手里拿着干裂的毛笔,正恨恨的指向他。

李徽虎看到这一幕,望着掌柜手中的干裂毛笔,不禁头皮发麻,发现这一切果然和梦中一样,只不过是梦醒时分的那一幕。

那毛笔..竟然真的能托梦?

难道是传说中的神仙笔?

是了,中途没有李伯来劝。

梦中的李伯,兴许就是仙笔的化身!

他此刻回忆梦中的一切,再回忆当时神仙笔所言的教法,也一下子全部恍然。

知晓自己本来是有这份仙缘的。

但自己却错失了。

李徽虎怅然若失,就这样失神的被捕快扣着,押往了衙门。

一时间随着第二日的审问,衙门外的百姓观审,听着李徽虎喃喃的诡异诉说,神仙笔的传闻也在大街小巷内传开。

不信者依旧,只当是那李徽虎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