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开发针对互联网的计算机语言

现在陈兵不过是把那段历史活学活用过来罢了。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那些科技论文的传播,其实是非常不方便的,只能通过订阅各种专业期刊才行。

而现在的国际互联网,其实还处于早期的科研网阶段,能够上网的大都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于这种论文期刊的潜在需求,可以说是这个阶段,互联网上最普遍的潜在需求。

严援朝和求伯军自己也是经常去翻看那些专业论文期刊的,听到陈兵想到了这个主意,马上眼睛就亮了起来,“陈总,您这个方向选择的太好了,要是真能把那些论文期刊都移到网上来,那以后我们查询起来,就太方便了。”

严援朝想的比求伯军要多一些,刚刚的兴奋冷静下来之后,就有些犹豫的问到,“陈总,这些期刊的版权都是属于那些杂志社吧?他们会愿意与我们合作吗?如果这些期刊在网上就能看的到,还有人去订阅他们的杂志吗?”

陈兵没想到严援朝会反应这么快,不过还是耐心的解释了起来,“这些期刊其实是分散在多家杂志社手上的,我们也并不需要把所有的期刊,都弄到这个网站上来,只要有一定数量的期刊,就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而且,初期我们搬上网的内容,其实并不需要太注重及时性,我们可以先把他们过期的期刊内容,放在网站上,例如一年之前的,这样就不会与他们的期刊发行产生什么冲突了。

至于这些期刊进行网络即时发行的事情,可以后面慢慢再谈,并不需要着急。”

“这些期刊既然这么分散,要去一家一家谈,恐怕要花费不少的人力和时间吧?”

“这个不用你们操心,我会专门安排一组人员去与这些杂志社进行接洽,你们只要负责技术问题就可以了。”

严援朝仔细想了想,“陈总,这种期刊的内容,搬到网上来,其实非常适合我们的万维网技术,中间的技术难度是不大的。

只是,如果要放在网上的期刊数量多了,这个工作量会非常的大。”

“所以,我刚才说你们的团队肯定要扩张了,你们现有的团队主要还是负责技术架构方面的工作,真正上传这些内容时,其实大量的工作,都是简单的重复工作,完全可以去招一些普通一些的人员,来进行这些工作。”

“嗯,我明白了。这些内容上传的工作,确实都是简单的重复操作工作,只要有一些计算机基础的人就够了。

甚至,我们可以让那些来公司实习的大学生,来做这方面的工作。”严援朝似乎有些做资本家的潜质,直接就把主意打到了那些实习生的头上。

陈兵为那些可怜的实习生默哀了一秒,就笑呵呵的说道,“具体怎么安排人手,你就不用和我商量了,权限我会给你,招人的事情,你自己去决定就好了。”

看到严援朝点头应下,陈兵才继续说到:“刚刚谈的几个工作,其实都是围绕着我们这个万维网技术展开的,都是一些扩展的工作内容。

但是,我们现在的万维网技术,其实还只是很基础的技术,未来肯定是不够用的,我们还需要再接再厉,进行后续更先进技术的开发。”

听到要开发后续的技术,求伯军马上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神色,刚刚陈兵安排的那些工作,大多是事务性的工作,在技术上,是没有太大难度的。

小主,

但新的更先进技术,就更有挑战性了,也更符合求伯军的喜好。

“我们现在的万维网技术,其实缺陷还是很明显的,能够显示的都是静态的网页,做任何一个改动,都需要去修改后台的代码。

因此,我们现在的万维网技术,其实最适合的是信息的单向传输,让用户到我们的网站上,寻找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但真正的信息传输需求,是需要那种来回互动的,我们现在的万维网技术,明显还不能支持这种信息互动的需求。

而这个,就是我希望你们下一步的技术研发方向。”

互联网的发展,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远古的互联网,其实更多的是点对点的双向信息传输,到了万维网时代,早期是点对面的单向信息传输为主。

后来,才逐渐开发出各种动态网页技术,加入了更多的信息互动功能,但其实仍然是以点对面的单项传输为主,这其实就是所谓的WEB1.0时代。

早期的上网叫冲浪,上网的软件工具叫浏览器,其实都是体现出了这个单向信息传输的特点,而在WEB1.0时代,商业化最成功的就是以雅虎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就是基于这种信息的单向传播模式。

真正的信息互动传输,其实是到了WEB2.0时代的事情了。但所谓的WEB1.0、WEB2.0不过是人为的划分,在技术演变过程中是不清晰的。

在WEB1.0时代,诸多支持信息互动的技术,就已经陆续演变产生出来了,只不过还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商业运营的主要模式罢了。

WEB2.0那个还很遥远,陈兵也不会那么好高骛远,现在他要求的其实就是,尽量研究一些动态网页的功能技术,尽量多的掌握技术主导权。

严援朝沉思了一会,对陈兵提出的这个方向,还是很赞同的。一些基础的信息互动技术,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只是还比较原始,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发和技术整合。

严援朝还在进行一些技术可行性方面的思考,求伯军却直接向陈兵开口问了起来,“陈哥,您说的这个互动性的需求,肯定为未来的方向。

您既然让我们把这个方向作为下一步工作的目标,肯定也有了些设想,您就说说,给我指点一下。”

求伯军算是陈兵的同门师弟,私人关系比较亲近,直接向陈兵开口问计,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的。

陈兵对于早期互联网技术的演进细节,其实了解的没有太深入,内地互联网的时候,已经是1994年,互联网已经开始进入了商业化阶段,陈兵即使后来从事行业研究,也没有去重新仔细研究过早期的技术历史细节,只是在诸多的资料中,看了一些发展脉络。

陈兵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所谓的信息互动需求,其实是一种很宽泛的说法,其中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多。

例如,最简单的互动需求,就是用户名的注册,用户的登录等。这些其实在我们之前开发的电子邮件系统中,都是有一些技术储备的。

再比如,已经发展了很久的论坛BBS,其实也是给用户,提供了信息上传的界面,这其实也是信息互动的一种。

这些分散的,多种多样的小需求,其实是可以通过开发一些小软件工具来逐个解决的。

而这些小工具,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接口,嵌入到我们的万维网网页上的。

再往前推导一步,这种接口,如果不仅是连接了这些小工具,而是直接联系一些程序或是数据库,就能实现更多的动态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