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将PBH打造成基础技术整合平台与输送渠道

第156章 将PBH打造成基础技术整合平台与输送渠道

CD ROM曾经一度成为了计算机的标准配件,但其实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并不长,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U盘等更便利的存储设备的兴起,CD ROM就很快走向了没落。

因此对于陈兵来说,这个CD ROM当然可以与飞利浦进行合作,以便能在一段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技术领先优势。

但英豪其实在这方面,肯定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只会有节制的抽调一些技术人员来与飞利浦和索尼进行配合。

不过有了这个CD ROM的相关技术,陈兵未来到可以在VCD、DVD等几个升级领域,提前做一些布局,赚点快钱。

对于陈兵来说,更看重的,其实是飞利浦在许多更基础的电子领域的技术积累。

打着共同推进CD ROM技术的旗号,赵平承诺PBH和英豪,将很快在荷兰分别设立研发中心,以便与飞利浦能够更加密切的展开合作。

其中英豪与飞利浦的合作,将主要是在计算机、通讯等相关的领域,别看飞利浦是欧洲老牌的电子集团,这两个领域却正是他的弱项。

快穿:请你拿稳反派黑月光剧本

飞利浦一向的强项其实是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但他同样对计算机、通讯未来的市场比较看好,英豪有意在这方面与飞利浦展开合作,其实是在帮助飞利浦补足短板。

PBH与英豪相比,在技术上可以拿出来的东西就少了很多,无论是RCA的半导体,还是那些收购来的电子元器件公司,其实都是已经经营比较困难的公司,技术水平很少有特别领先的。

PBH在荷兰设立研发中心,其实是摆明在借助飞利浦的力量,来提升PBH的研发能力。

这是一种典型的利益交换,对此丹尼斯到并不反对。PBH并没有向飞利浦狮子大开口,要求他们转让什么特有的独门技术,求取的大部分都是比较基础的内容,而且愿意付出相应的知识产权对价。

这些技术虽然种类会很多,也比较繁杂,但其实飞利浦不给,PBH也有机会从别的厂商那里买到,能够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在PBH这里换回一笔现金,对于当前财务有些困难的飞利浦来说,绝对是非常乐意的。

PBH集团,是陈兵把灯塔的各路残兵败将重新整合而成,在下定决心成立这个新集团的时候,陈兵其实就把他的核心定位想的很清楚了。

PBH集团,并不是用来研发最先进的技术,与灯塔、霓虹的厂商在高端领域进行竞争的,恰恰相反,PBH的核心定位其实是一个基础技术的整合平台,也是一个将这些基础技术向内地进行输送的渠道,其实是之前英豪技术贸易设想的升级版。

前世,内地的电子产业发展,是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拉动力,其实是来自内地居民的各种低端需求,而不是海外的高端市场。

虽然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内地加入WTO,相当多的电子产品,已经打入了国际市场,但其实这种“打入”,是需要加引号的。

这些进入国际市场的电子产品,要么是在低端市场,凭借价格优势,在与海外品牌竞争;要么就是在内地进行各种组装代工,其本质其实都是在出口廉价劳动力。

这种状况,大约一直要持续到2010年之后,才有一批真正有技术含量的高科技企业,开始陆续崛起。

对于这个历史发展过程,陈兵知道的很清楚。但他不会轻易的去批评国内的那些电子企业,如何不争气,不肯投入资金去加大研发。这种批评除了发泄一下情绪,其实并没有任何的意义。

内地有十几亿人口,其实在2010年之前,内地的经济总体上,一直是处于供应不足、物资短缺的状态,尤其是在80年代,甚至可以戏称“三条腿的凳子”只要造出来,都能卖的出去。

在这种背景之下,绝大多数的企业,有了盈利之后,并不会把大量资金,都投入到回报周期漫长的技术研发中去,而是更愿意快速的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这才是市场经济下,追逐利润的常态。

内地改开的前三十年,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过程之中。这种经济高速增长,换一个中性的说法,就是经济规模在不断的快速膨胀。

企业要跟上这种市场规模膨胀,资金自然是更多的投入到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而不是研发部门。

企业的发展,依靠简单的扩大规模肯定是不行的,肯定需要不断的提升技术水平,但自主技术研发的周期太长,回报慢,风险大,那么技术水平要提升怎么办?答案就是从西方,进行技术引进。

在现实当中,大声疾呼要投入基础研发的,往往是那些科学技术人员,而不是企业的经营者。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逻辑,大量引进成熟的先进技术,快速转化成生产能力,才是缩短投资周期,加速经济发展的捷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互联网时代,很多大型公司都会进行大手笔的并购交易,给出的价格甚至让人感觉嗔目结舌,其实就是这种逻辑的另一种表现形势。

这种捷径是符合资本逻辑的,在内地经济的快速崛起过程中,也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走捷径是要付出很多隐形代价的。

就象很多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这种依靠外力来快速提升功力的方式,是有后遗症的,会造成严重的基础不稳,也会消耗掉长期的发展潜力。

这种走捷径的代价,在电子领域其实表现的更为突出,如果仔细去分析内地电子产业的产业结构,就会发现,整个内地电子产业,呈现出了一个很明显的到三角结构。

越是向电子下游终端产品靠近,相关的产业规模就越大,越是向上游基础领域靠近,相关的产业规模就开始急速的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