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我来晚了?

嘟!!!!

急促甚至凄厉而刺耳的哨音响起。

“标尺三百,最低射速,压制开火!没我的命令不准停下。”

王明立刻做出反应。

哨声是进攻的意思。

东瀛人没有退多远,而是稍微退到三四百米的距离等待,明显是在等待支援。

这个距离上,普通人想用步枪命中敌人,比参加企鹅的抽奖还难。

没有瞄准镜,两百米距离上,站立着的成年人不会比普通步枪的照门更大,光是瞄准就很艰难了。

更别提人是会躲的。

所以,在这个距离上重新调整,危险并没有想象中大,除非敌人有炮兵优势。

大汉军带上来的炮兵不多,即便缴获了东瀛人的火炮,也只能和东瀛人拉扯,无法形成压制。

毕竟你不能指望拉着大炮的炮兵跑的和步兵一样快,特别是这种远距离突进。

当时又没法预料仗打的这么顺利,还能缴获这么多大炮。

“班长,东瀛人都趴在那儿等什么?”

李杨看着主射手,跃跃欲试。

王明没有回复他,而是观察着两侧的阵地。

两侧的几个机枪阵地都在不约而同的开火,射速也都调到了400。

初始款马克沁重机枪的射速甚至能降低到每分钟100发,但大汉军没有采购那一款。

两侧阵地上,一个个大汉军步兵爬出战壕,然后快速弓下身子,单手平提着步枪,一路小跑。

在机枪的掩护下,东瀛人不敢轻易起身还击,趴着视野又差,所以大汉军士兵的行进速度很快。

几分钟时间,大汉军士兵就轻松跨越了三百米的距离,双方士兵距离拉近到百米以内。

然后,大汉军士兵就停了下来,各自寻找掩体,隔着百米距离和东瀛人打的有来有回。

不是不能继续冲,而是再往前就要打白刃战了。

不划算。

“右边的枪声怎么停了?”

王明正在观察目标,突然发现右方阵地上已经一分钟没有响起过枪声了。

“他们抬着机枪冲上去了。”

李杨指着正在前进的机枪组。

七个人,其中四个人抬着机枪,三个人拿着步枪,正在快速往前。

抬机枪的每个人身上挂了一个盒子,里面是一条150发子弹的子弹带。

剩下三个人除了一个盒子外,还背着一木箱子弹药,木箱子里是333发标准子弹带,纯进口货。

汤潇逸下属工厂自产的都是150发的子弹带,重量轻一些,也短一些,方便携带。

一发11.43毫米弹壳直径比弹头略宽,13到14毫米的样子,算上间隔,150发也就两米多长。

紧急时刻,把子弹带中间往肩头一披就能走,用的时候一抓就能塞进去。

而333发的子弹带,就是只算口径也超过三米五了,放在身上必须缠绕起来,用起来很麻烦。

“王班长,营长命令,你们班两挺机枪前移200米!前面已经给你挖好了阵地。”

传令兵着急忙慌的跑了过来,看得出来他很累。

战场上最累的除了炮兵,应该就是传令兵了。

同时,传令兵也是最重要的兵种,甚至比炮兵重要。

没有炮兵不一定会输,但无法传递命令对军队来说是致命的。

“是!收拾东西前进,李杨,你把大家的水壶都灌满,然后跟上来。”

王明立即开始收拾东西。

弹药要带好,各种零件例如备用撞针也要检查一下,水也得带上。

为了补充足够的水源,王明把全组七个水壶都给了李杨,让他灌满水后背着弹药跟上来。

得益于有两个水桶,李杨不用再跑一趟河边,灌满水拧紧后,挂着一盒子弹药,脖子上挂一条子弹带,背着弹药箱和水壶,往前追赶。

总用时不过一分多钟,王明已经抬着机枪跑出去百米开外。

一百米,在赛场上全力冲刺,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不过只需要十几秒时间。

但这是战场上,不是塑胶跑道的赛场,还抬着机枪,这个速度已经算训练有素了。

李杨更轻松,可以不用抬机枪,不用和战友配合,自己跑就行。

按理来说,三四十秒就能追上。

但是……

呜~

急促的破空声。

boom!

一发炮弹在李杨和王明中间炸开。

70毫米青铜炮很落后,炮弹装填的改进黑火药,威力也不大。

五六十米距离,也算是安全距离了。

但是,炮弹杀伤除了冲击波,还有破片,虽然这破片就像抽奖一样,而且衰减很迅速。

但,战场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一块碎片擦着李杨的耳朵飞过。

der~

这个声音把李杨吓得一身冷汗,整个人全身紧绷,脚趾头都抓紧了,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