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粮友的风险投资

曾达摇头叹息,因为内江半个县的甘蔗地都是他家的,船大难掉头。如今大家都能看到报纸上的各种资讯,眼球大都被那些动辄千万、上亿的产品吸引,搞的白糖都成了小行当似的。

其实白糖产业潜力仍然很大,英国工业革命后期,白糖的人均年消费量已经接近40斤(44磅),若按这个来算,塞国乃至大明的白糖市场还有数十倍的上涨空间呢。

“嘿嘿,你老兄也莫要谦虚,不是还有蜜饯和压缩干粮呢嘛?”

张二河怕他那副丧气模样把客人吓跑了,连忙打圆场。

廖局长此次来就是为了粮友公司的压缩干粮,其实之前有过招标,当时粮友公司因为白糖价格滑坡而发愁,压缩干粮作为新产品还没正式推向市场,故而没有参加。

“那个东西是我小儿搞的,年轻人就喜欢折腾新鲜玩意儿,还不晓得好不好卖。”

曾达的儿子曾光是河州军事工程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学的是后勤这块,其中就包括军用干粮这块。

人家毕业后就从学校买了个压缩干粮的专利,其实就是一个配方,涉及到生产设备和工艺是根本没有,不过专利费也不贵就是了。

回来后曾光就一心要搞压缩干粮,老曾家是那种有些保守的风格,要不是今年感觉到苗头不对,是不会让他搞新车间的。

路上曾达对一个管事模样的人道:“喊曾光上会议室来!”

他已经猜到廖局长的来意,作为老父亲,这种时候肯定是要提携儿子的。

一行人到了会议室,不料曾光已经在这儿,正和一个年轻的过分的男子掰扯什么。

“爹,您要用会议室?”

曾光忙起来问候,曾达板起脸道:“来了几位客人,谈些生意上的事,你也一起听听。这位是?”

“哦,是个不相干的,我这就打发他走。”

说着,曾光就对那年轻人作出个“请”的手势。

“不是不相干的,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也是发明家,我来是给你家送一场富贵的!”

年轻人非但不走,反而梗着脖子喊道,把大伙儿搞的面面相觑。

“等等。”见曾达正欲赶人,段红出言制止了他。

这小伙身材高大,头发梳的锃亮,衣着得体,还拿着一个黑色的皮包,观其眼神清澈,倒不像是骗子。

“你是甘肃人?”

小主,

段红听出小伙说的普通话带有浓重的陕甘腔,故而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