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你敢想。”
“犹如癌症,如果人类可以控制癌细胞,我们早就凭借自身飞出宇宙……当然,如果真是那样,我们需要摄取更多能量,长久下去,也不是什么好事。”
徐飞说完,换个话题,“喜马拉雅一期项目是能源供应,但传统能源无法帮助我们度过洪水和冰封,开采氦3依旧是原计划中的最重要环节。”
朱老爷子点点头,“徳北的登月项目已经成功,什么时候可以把氦3运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出了点小问题,智能机器人失去控制,类似跑进以色国大闹天宫的那个。”
“被微生物控制了?”
“不清楚,徳北计划5月份再次登月,但那是徳北,我们这边也要进行登月项目。”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回头我会督促航天工业,加大这方面研究,争取3月份实现载人航天,先进入太空再说。”
“老爷子,我刚刚也说了,科技在跳跃式前进,现在母星危在旦夕,我们有必要放弃一些传统的做法,尝试一些冒险却又有效的实验。”
“你有什么打算?”
“之前我跟副董商量过,决定在喜马拉雅投资‘航空工业’,这个航空,偏向航天,有点另类。”
徐飞来到小黑板前,拿粉笔画出母星,“前段时间,由我主导的铁皮实验室,借助新型材料,研究出一种全新的轨道技术。”
“该技术与‘增程式轨道车’类似,又有点像‘光能轨道车’,也就是在母星50公里,约5万米高空,建造一座雷达,进而再向上延伸5万米,接着建造一座雷达,继续向上延伸5万米……”
(基地核心和雷达模块的覆盖范围是50公里,只要在覆盖范围内,自家就可以使用基地科技。)
朱老爷子微微皱眉,“5万米高空,既不是近地轨道,也无法让基洛夫飞上去,我们如何建造雷达站?”
“用钢铁支撑,犹如打造一座梯子,但它是四根柱子形状,然后把维和轰炸机改造成四方形,并将四个角分别固定在柱子上。
搞定这些,给维和轰炸机的腹部或尾部,安装一个石墨x球,再在地表设计激光炮,利用‘光能轨道技术’,让维和轰炸机沿着四根柱子构成的轨道,飞向天空,等达到5万米,换轨,再启动5万米高空的激光炮,继续让维和轰炸机向上飞。”
“你的意思是,用四根五万米长的金属柱子,支撑一座雷达站和激光炮?”
“应该是20根,因为近地轨道需要达到200公里,而我们每5公里就要切换一次轨道,大概等于:200公里/5公里,x4根,总计需要160根。
但从a轨道切换到b轨道,我们还可以再切换回a轨道,所以,其实两个轨道,8根柱子就可以了。但为了结构稳定,设置20根比较稳妥,也可以留出一些轨道,作为备用。”
“有相关材料?”
“磷青铜系列足够了,如果不放心,还可以加入石墨x。”
“到了外太空呢?”
“先打造空间站,北美和冰熊都有自己的空间站,我们不能没有。等建好空间站,连接地表,月球那边也按照这种结构,从月表延伸出轨道,再在月球外太空建造空间站。
然后两个空间站对接,今后我们前往月球,每天都会出现窗口期,也就每天都可以发射‘维和轰炸机’,甚至可以铺设更多铁柱子,增加更多轨道,用于运输氦3”
“这将会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投资项目。”
“无碍,我有钱,只要上级愿意贷款,咱今天就立项,具体股份占比,咱可以按照技术、出资等因素,公平合理的分配。”
“这事我无法决定,你应该找副董。”
“好吧。”
徐飞拿出通讯器,拨打一串号码,“歪?领导,我有个超级盈利的项目,您打算投吗?”
“没钱。”
“您可以分期贷款,我给您按日息万三,不收手续费。”
“哦?什么项目?”
“给珠峰装电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