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大沟深的小山村

一辆黑色的小轿车滑出凝汇县武家寺镇政府的大门向南行驶,经过几个村庄、拐过几道急弯又爬上几段陡坡,车速慢慢地降下来。

一块大大的蓝底白字牌子被一根钢管高高地撑在路岔口边,路牌上写着“伏龙梁——暖湾”大小两行字,小轿车毫不犹豫地向右一拐就驶进两边都是树木的公路。

伏龙梁的脊梁上背着一条灰色的水泥硬化路,像一条蛇一样过沟翻山、下坡拐弯、蜿蜒而去。

这里的伏龙梁是一座什么样的梁?

张委任把车开得很慢,慢到时速只有10公里/小时,几乎与步行不相上下。这里的路况不太熟悉,顺便看看路两边的景色,也可以聊聊天,随时了解这里的一些情况——张委任给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柳风这样解释,遇到路边的高峰还把车停下来,带着柳风一起爬上山顶——这个山头就叫做“高高山”——柳风解释说。

占领“制高点”的这个山顶上立着高高的“中国移动”塔,站在塔身边,就能够看到伏龙梁南北两边远远近近的村落和纵纵横横的阡陌,镶嵌在安安静静的大山褶皱里。

站在“高高山”上,环顾四周,群山显得十分拥挤且翠流欲滴、直达天际,脚下的各种杂草葱葱郁郁各尽风流,还有不知名字的野花,色彩各异大小不同,此情此景比想象的要好几十倍。张委任突然记起清代“两广总督”林则徐少年时代的佳句:“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他想到,大城市再大也没有农村的天地大。

这个林则徐真是个英雄人物,张委任记得历史教材上的内容,少年天赋才华横溢,壮志雄心国家栋梁,为政清廉名流千古,如此旷达的思想和境界,也说出了浏览这座山峰的感慨来——张委任似乎觉得自己与古代的大人物融为一体了,也突然感到自己的思路有些“跑偏”,急忙收回视野和思绪的驰骋。

很显然,这里是干旱山区,连小小的溪流也没有,更不要说无边的大海,可是,这里的另一种景象就像无边的大海——那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像一张毯子向四周铺陈开去。在张委任放眼向四周望去的当初,脑海里跳出一句“绿到无涯天作岸,身处绝顶我为峰”——他把这个时候的遐想告诉柳风,也为自己能够更改这样的千古诗句而暗暗自豪着。

张委任很想通过柳风了解一下这个叫做“伏龙梁”名字的来由,听过“降龙伏虎”和“藏龙卧虎”,是谁用怎么个法子“伏龙”的呢?

柳风说,说起这个名字的来源,就是一个传说,通过这个传说可以知道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虽然,这种发展变化过于缓慢——

撇开历史记载就剩下传说。相传周朝周王执政时期,七雄争霸,强大的秦国一崛而起,多次向周王问鼎,周王所管辖的地区不过才有三四十座城池,二三万人口而已。外受敌侵扰,国力日下,周王很担心,有一位老臣说:“臣这几天观察地运,有股龙气聚于西北,望王爷派人除掉,这样才能延长我周朝的国运。”,周王大喜,于是命令西周公前去除掉“龙气”。西周公沿龙脉行走,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才到达祖河和厉河交汇处,见有山峰左右环抱,势若鲲鹏,西周公诧异后确定“龙气”就在此处。忽然一日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见一茅庐中有一白龙从窗口探出头来,西周公见状,立刻命令士兵将此庐围住,另一士兵拿着青铜剑将白龙之首斩落于地,霎时龙血喷洒,遍山染红,后来人们根据其山其色称之为“桃花山”。在挥剑而下斩断龙头的同时,其余龙脉相连的山霎时间烟消雾散山影凸露,一道静卧的山脉呈现眼前,后来的人们就把这道梁命名为“伏龙梁”,也从此有了传言说“近看桃花山,远望伏龙梁”。

当然,伏龙梁就像一条静卧的龙,“龙背”是背着这条公路——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通道,也是绕开驿站驿道连接甘肃和宁夏两个省份的捷径。

明末清初,这里只是一条羊肠小道,客商挑夫为了逃避政府官员的苛捐杂税和躲避流窜土匪的打家劫舍从这里秘密走过,但也难免狼群出没劫匪当道;后来路面逐渐加宽,发展到骆驼驮运和马车拉运,驼铃悠悠骏马潇潇;全国解放以后这条公路重新修整加宽,这条路上的骆驼消失了,马车也渐渐退出时代的舞台,逐渐被汽车代替……现在是水泥硬化路。

进入21世纪,退耕还林种草种树,十多年过去了,这里绿树成荫花香鸟语,自然环境十分优美。

说话间,一只小兔子从眼前闪过,又听到远处山坡上野鸡的呼叫此起彼伏……

我看过一些资料,说是你们这里有两座山叫“红嘴山”和“郭富山”的,在哪个位置?

柳风想笑也没有笑,毕竟不知者不为错,他说——这座山叫做红嘴山,郭富山是绿化红嘴山的造林员——两个人同时笑了。

柳风伸直右胳膊指着,那个山就是红嘴山——山“浪”里颜色最深的那座——因为树木多而高大,所以颜色显得“深”——张委任听了立刻感慨道——红嘴山——万山丛中我更绿!如果顺路,我们就去看,想必以后有的是机会。

柳风想了想问道:“张书记是哪所大学毕业的?”。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我一定要写出这里美丽的景色,比我想象的要好几十倍”张委任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走!”,说着就向小轿车走去。

进入夏季,午后的太阳收回了燃烧一样的热量,温度依然很高。张委任按下车玻璃,清爽的山风“对流而过”,送来花香草味,这是大城市绝对没有的味道——他想。

“向右拐进三叉路口的豁岘,就进入暖湾的地界。”柳风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