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勤奋的懒惰

大清的故事 云海瑞 1545 字 21天前

嘉庆皇帝这二十多年的统治啊,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迷茫皇帝日常”。每天都在抱怨、迷惑、痛苦、尴尬中度过,感觉就像是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出了一地的火花。

虽然这哥们儿经常心灰意懒,觉得前途一片黑暗,但手里的权柄那可是抓得紧紧的,生怕一松手就没了。就连去世前一天,他还在那儿不倦地处理政务,仿佛在说:“你看,我到最后都在努力,感动不感动?”

不过啊,这种勤奋其实已经成了一种“懒惰”的勤奋。为啥呢?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机械式的工作,不动脑子,只动手。他就像是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却从来不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做才能更好。

他啊,就像是个在历史书里找答案的小学生,翻遍了中国历史的每一个角落,想找到解决国家问题的药方。结果呢,药方是找到了,可就是不见效,这让他郁闷得不行。到后来啊,他对扭转社会大势已经彻底丧失了信心,成了典型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表面上呢,他一天到晚忙得跟个陀螺似的,连轴转,好像一刻也不得闲。但实际上呢,他已经懒得动脑子了,直接把祖宗的话当圣旨,祖宗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完全就是个“祖宗复读机”。只要祖宗说过或做过的,他就依样画葫芦地贯彻执行,心里还美滋滋的,觉得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呢!

到了晚年,嘉庆皇帝那可是把“守成”和“法祖”这两门功夫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简直就是“实录”的忠实粉丝,每天不按“实录”办事就浑身难受。

话说嘉庆二十年,礼亲王昭梿这家伙,因为点小事就把手下人给禁押在王府里,严刑拷打,那手段,简直比满清十大酷刑还狠。皇帝一听,那叫一个生气啊,心想:你这家伙,也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于是,二话不说,就把昭梿的王爵给革了,还判他圈禁两年,让他好好反省反省。

结果到了嘉庆二十一年六月,皇帝一早起来,就恭恭敬敬地翻阅康熙朝的“实录”,就跟看圣经似的。翻着翻着,他突然看到一个案例,说是平郡王纳尔苏曾经打死无罪的人,还折断了两个人的手足。当时康熙是怎么处理的呢?就是革去王爵,但免其监禁。

嘉庆皇帝一看,心想:哎呀,这礼亲王昭梿的案子,跟平郡王纳尔苏的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啊!于是,他老人家当场拍板,决定改变之前的判决,“敬承家法”,把昭梿给放了。这一下,可把昭梿给乐坏了,心想:这皇帝老儿,还真是按“实录”办事啊,我算是捡回一条命了!

嘉庆二十四年,那是个风和日丽的十月十九日,宫里头的文颖馆突然起了火。火势嘛,也就跟炒菜时油星子溅出来那么大,不算个事儿。内宫的太监们,那可是吃过天理教血染紫禁城的亏,生怕这火一烧,又引来什么不三不四的人混进宫里。所以呢,他们也没敢开宫门放护兵进来,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火给扑灭了。这事儿吧,说起来也不能算错,毕竟安全第一嘛。

可咱们这位嘉庆皇帝呢,几天后读乾隆二十六年的“实录”,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他看到乾隆帝那时有个规定,说宫里要是哪儿失火了,得赶紧开门放外边的人进来帮忙扑灭。嘉庆皇帝一看,哎呀,这不跟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嘛!于是呢,他老人家就以违背乾隆指示为由,下旨把那些有关官员给处罚了。这可真让人哭笑不得,你说这嘉庆皇帝这不是有病吗,有功的不赏还要处罚人家,是不是太“实录”迷了?

就这样,嘉庆皇帝不论时间地点,一律按“实录”办事,就像个机器人一样,只知道按程序走,不知道变通。结果呢,大清朝就在这种“实录”迷信中,一天天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而咱们的嘉庆皇帝呢,也在这种迷茫中,一天天老去,头发白了,牙齿掉了,可那“实录”还是他的心头好,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

嘉庆二十四年,孔子家的后人,那位衍圣公孔庆镕,有幸进京跟皇帝聊了聊。这哥们儿回去后,还把皇帝的谈话一字不落地记了下来,让咱们有机会窥见这位皇帝晚年那“萌萌哒”的精神状态。

一见面,皇帝就迫不及待地说:“你知道吗?我特想去曲阜逛逛,可就是去不了啊!为啥呢?山东那水都漫过临清了,这咋整,真愁人。新修的圣庙,我要是等个七八年再去,那肯定又旧了,这可咋办?”

过了几天,孔庆镕要辞行了,皇帝又逮着这事儿念叨起来,跟个祥林嫂似的:“我登基都24年了,还没去祭过孔呢,这可是个大典啊!我虽然以前跟着高宗(乾隆皇帝)去过两回,但那都不算数。我想去你那儿,可路上难啊,走水路难,走旱路也难……你看那河上水那么大,山东那边民情也不好,这可咋整?真是没办法,愁死我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皇帝啊,一口一个“真没法”、“怎么好”、“了不得”,这些词儿都成了他的口头禅了。看他那焦头烂额的样子,简直就像个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小学生。帝王生涯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个“大坑”,跳进去就出不来了。

我猜啊,他撒手而去的时候,最后一丝意识可能不是留恋,而是:“终于解脱了,艾玛,太轻松了!”

嘉庆皇帝啊,那可真是个“开局王炸,结尾扑街”的典型。亲政初期,那是何等的风光无限,结果谢幕时却搞得那么尴尬,他的滑落曲线,简直比过山车还刺激,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想叹口气,说声“唉,可惜了”。

全面盘点嘉庆皇帝的统治,史书那是相当不客气,直接给了个“嘉庆中衰”的评价。想想他20多年的统治生涯,前面是风光无限的“康乾盛世”,后面却是让人头疼的鸦片战争。嘉庆皇帝这一手,愣是把大清王朝从巅峰推向了万劫不复的衰败深渊。

腐败这玩意儿,就像癌症一样,乾隆晚期还只是侵蚀了几个重要器官,到了嘉庆晚期,那简直就是全面扩散,沦肌浃髓,国困民贫交织在一起,大清帝国被掏得只剩下一个空壳子,成了风中之烛,摇摇欲坠。

所以啊,嘉庆皇帝之后,大清帝国那昔日不可一世的架势,瞬间就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小绵羊。这个辛苦了一辈子的皇帝,最后竟然以一个失败者的形象,被历史给牢牢记住了。

说起失败的原因,那也是相当讽刺。嘉庆皇帝一直标榜自己“法祖”,结果最核心的地方却背离了祖先的传统。这就像是一个天天喊着要减肥的人,结果天天大鱼大肉,最后胖成了球。哎,这嘉庆皇帝啊,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你说他这是何苦来哉呢?

清朝那些雄才大略的帝王们,个个都是实打实的“现实主义者”,外加一身超凡的勇气,简直就是“务实+勇猛”的代名词。皇太极那句话说得好:“凡事啊,最重要的就是得务实,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雍正皇帝也跟风表态:“咱们大清从关外一路打拼到北京,靠的就是‘实行’和‘武略’。咱们可不玩儿虚的,干的每一件事儿,那都是照着古圣先贤的经验来的,一点儿也不含糊。所以啊,实干才是王道,虚文那都是浮云。”

从努尔哈赤到多尔衮,这帮人脑袋瓜子灵活得很,不受传统束缚,看问题直击要害,因势利导,满族这才能从东北那嘎达一路闯到北京城。到了康熙、乾隆这儿,更是把现实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政治创新跟玩儿似的,一个接一个,政治生态那叫一个生机勃勃,制度也是不断完善,这才有了“康乾盛世”的辉煌。他们嘴上喊着“法祖”,其实法的是祖先那股子现实主义精神和天大的气魄。

可到了嘉庆这儿,嘿,全变了!这位老兄高喊着守成,结果把祖先的精神内核给弄丢了。你说这人吧,没缺点那是不可能的,没缺点那就叫平庸。在这“千年难遇的大变局”面前,想救大清朝,光靠勤奋、仁爱、节俭可不够,得有眼光、有观念、有勇气才行。可惜啊,嘉庆皇帝这玩意儿,就像个缺了牙的老虎,光剩下威风凛凛的外表,眼光不行,勇气也没有。大清王朝这艘大船,本来是需要个伟大的舵手来掌舵的,结果坐在驾驶舱里的,却是个平庸的好人。这船,能不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