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准噶尔

南明义军 随笔道人 1113 字 29天前

不知过了多久,鱼线一沉,显然是鱼咬住了鱼钩。孟浚哈哈一笑,收杆提鱼。

看着手中的收获,他心中涌起一股满足感,孟浚以前看见钓鱼人一坐就是大半天,心中难免觉得这些人实在是太过于无聊了,可这些时日的垂钓,细细品味,确实有那么几分乐趣。

就在孟浚再次甩钩时,陈子龙急匆匆的走了过来,那急促的脚步声,把鱼儿都吓跑了。

孟浚有些无奈的放下鱼杆,看着陈子龙,说道:“人中啊,何事如此急促?”

陈子龙趋步近前,面色凝重,对着孟浚深深一揖,随后行大礼,言辞恳切道:“陛下,国之大事,如丝如缕,不容稍息。臣闻古之圣君,治国有常,始终不忘忧患之心。今海内初定,百废待兴,陛下宜勤政恤民,励精图治,而非耽于闲适,纵情山水之间。臣恐日久生怠,误国事之大计矣。”

孟浚闻言,神色有些尴尬,自己不过是放松了几天而已,但孟浚还是点点头,道:“卿之意,朕已明了,朕不过是偶得清闲,聊作调养身心,非是沉溺其中,忘却政事。”

陈子龙闻言,再拜道:“圣明无过于陛下,陛下创下这般伟业,日后定是名垂千古之圣君。”

陈子龙的话刚说完,孟浚还未开口,青鸾卫的副指挥使,张博三步并作两步的急步而来。

一来到孟浚面前,张博便拜道:“陛下,关外密报!”

清廷在退出关内时,将京城中的那些官员几乎都打包带走了,多尔衮认为这样会打断孟浚快速控制北方的进程,事实也确如其所料,在杨恩及当初幕府大批官员还未抵达时,北方各地,由于缺少官员,确实难以统治,不过这个问题,在幕府诸多官员抵达后,就迎刃而解了。

由于这些从明朝,顺朝时期就在的老油条都被带走了,反而让孟浚这个时期的官员还没沾上那些陈规陋习的臭毛病,而且这些顺来降顺,清来降清的前明文臣,身在盛京,还能给青鸾卫带来更多的秘密情报。

张博说完就将一封密函递了上来。

孟浚接了过来,拆开一看,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他喃喃自语道:“漠西蒙古?准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