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偌大的鲁地,四府三十余县,这些百姓的吃喝拉撒,家园的建设,城池的维修,全都在紧张的进行。
若是等到了雨季来临,村民连个遮风避雨的地方都没有,那怎么行?
徽宗皇帝派来的三十余名官员,皆已经上任。
这些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但对于农桑经济却是知之甚少。
有的人畏难而上,有的人则打起了退堂鼓。
潘小安命令王大福带领督察队,去巡视周边政策的执行力度。
这一巡查,各自的能力就体现出来。
有的知县忙于百姓之事,有的知县在忙于架构衙门,要回权利。
这种参差不齐的品格,潘小安也无能为力。
一样米养百样人,想让大家都勤于政事,这怕是比登天还难。
所以潘小安给徽宗上了奏折,希望能把农桑经济从政体里剥离出来,派人专门管理。
徽宗皇帝不忍驳斥潘小安的面子,便同意潘小安在鲁地实践。
潘小安得了徽宗皇帝的旨意之后,就选出三十八个牧农官,专门管理郡县的农业与畜牧。
这一行为,自然遭到很多知县的反对。在农业为主体的大宋,失去了农业上的税收,这不是要他们的老命吗?
潘小安便不再强行推行。前面有王安石的例子在,敢为天下先,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在蓬莱,黄县,黄城县,以及东夷府各府县,已经开始实施。
尤其是东夷府各郡县,多数设有工厂,手工业与制造业相对发达。
所以实行起来会相对容易。
潘小安知道去梁山谈判的是王辅。他也看了梁山的十条规则。
潘小安觉得,其他九条都会有谈判的余地,唯有第七条,肯定会被执行。
张月如从汴梁回来,说起过她和宰辅姨太的纠纷。
张月如担心,自己的鲁莽会给潘小安的仕途,带来不好影响。
潘小安则告诉张月如,“什么仕途也不如张月如重要。
只要你没有受到伤害,受到委屈。这点仕途算的了什么?”
潘小安虽然这样安慰张月如,但他也知道防人之心不可无。
所以,他已经开始在慢慢铺垫后路。